第123章 你们也配跟朕谈“吏治”?
第123章 你们也配跟朕谈“吏治”? (第2/2页)你们现在跟朕谈‘祖宗成法’?谈‘吏治基石’?”
他向前一步,威压如山,目光锐利得仿佛要刺穿每个人的灵魂:
“国朝选贤任能、整肃吏治之制,虽有祖宗成法,然于非常之时,或需非常之策以作补充,方能涤荡积弊,应对时艰!”
“山西一案,已证明旧制不足以涤荡污浊,不足以选拔真正为国为民之干才;为补现有铨选、监察之不足,广开才路,破格擢用实干之才,朕意已决,重启‘传奉官’。”
“此制,将由朕亲自主持,选拔通晓实务、清廉干练、心系社稷之才,不拘出身,不论资历,唯才是用!所授官职,皆关乎国计民生、整军经武之紧要处。”
“其任命、考核、升迁,皆由朕躬亲裁断,或委朕亲信重臣专司其事。东厂、锦衣卫将严加监察,若有贪渎无能者,立黜!绝不姑息!”
他目光如电,扫视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朕知尔等心中不服!然,山西巨案在前,卿等失察之责未消。此乃朕革新吏治、挽救危局之策,非为与尔等商议。”
“不过,选贤任能,贵在至公。为示公允,亦为堵天下悠悠之口,朕特允:凡‘传奉官’之人,其履历、策论、实务考校之评断,皆抄送吏部、内阁!”
“内阁会同吏部,可对候选者之德行、才能、过往履历,进行复核!若觉其才不堪用,或德行有亏,可具实情密奏于朕!朕将亲览,再作圣裁!”
此言一出,殿中气氛微变。方从哲等重臣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皇帝竟主动提出让吏部和内阁参与复核?
朱由校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但是此复核,乃为拾遗补缺,非为掣肘;吏部、内阁需于限定时日内完成复核,最终授职与否,权在朕躬;若有借复核之名,行打压排挤、推诿拖延之实,贻误国朝急务者……”
他目光如冰刃,扫过吏部尚书和方从哲:
“朕,必以‘沮挠新政’、‘妨害国事’论处,绝不姑息!”
“臣……遵旨!”吏部尚书和方从哲连忙躬身应道,心中五味杂陈。
皇帝给了他们一个“复核”的名义,与其说是分权,不如说是让他们分担部分“背书”的责任,同时堵住朝野“用人唯私”的议论。
朱由校看着阶下心思各异的众臣,心中冷然;恩威并施,敲山震虎,火候已到。他不再多言,拂袖转身:
“内阁即刻拟旨,昭告天下:朕为社稷计,重启‘传奉官’之制,广求贤才!凡有志报国者,无论出身,皆可自荐或由地方官举荐,经朕亲试或委派重臣考核,合格者即授官职!”
说罢,不再看任何人,径直大步离去,沉重的脚步声在死寂的殿宇中回荡,如同宣告一个旧时代的落幕,和一个由皇帝绝对意志主导的新时代的开启。
留下满殿重臣,在无言的震撼与沉重的挫败感中,久久无法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