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天启银元
第146章 天启银元 (第2/2页)朱由校的声音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此‘银元’,含银八钱九厘(约89%),配以铜六厘(约6%,增加硬度与声响),白金(锡)五厘(约5%,增白防锈)。此配比,乃经百次试铸所得,非此比例,则音色不纯,易被仿冒!”
接着,他又展示那枚较小的银币:
形制:直径约一寸三分(约4.3厘米),同样厚实,边缘滚齿。正反面图案:与“壹圆”银元相似,但龙纹稍简,币值标注为“伍角”。材质与成色:“此银币,含银三钱六分(约88.3%),铜四分五厘(约11.1%),锡五厘(约0.6%)。”
大臣们小心翼翼地拿起各自面前锦盘之中的银币,入手沉甸甸,触感冰凉光滑。那蟠龙图案威严大气,“天启通宝”字样清晰无比,边缘的齿纹更是前所未见。
“诸卿可试其音。”朱由校示意道。
这些银币都是他近期建设的系统铸币厂工匠,根据他的要求铸造出来的,是他为掌控朝廷铸币权所准备的。
要知道系统的铸币厂使用的先进的水力熔炉、轧制机、冲压机和螺旋压币机。
能够在铸币的过程中,借助水流驱动鼓风装置,能稳定维持高温,确保铜、锡、铅等金属按精确比例充分熔合,提升货币金属纯度;
将熔铸后的金属坯料轧制成均匀薄片,为后续冲压奠定基础;冲压机搭配特制模具,能快速在薄片上压印钱币文字、图案,保证形制规整;
再利用螺旋压币机,通过螺旋传动产生巨大压力,使钱币纹路更深邃、清晰,且边缘光滑齐整。这般工艺下的货币,防伪特性显著。
再搭配上系统铸币厂中的工匠,一方面,统一且高标准的金属配比,让货币重量、色泽稳定,私铸者难以精准仿制;
另一方面,冲压形成的独特纹路、文字深度,以及螺旋压币机造就的精细边缘,非民间简陋设备所能复刻,有效遏制私铸乱象,助力实现全国币种统一。
更重要的是,系统铸币厂的生产效率惊人,只要山西的现银被运送到京城,在五个铸币厂的全速运转下,每个月就能铸造出两千万枚以上,确保足够数量的库存,支撑全国货币体系的改革。
实物他之前已经看过了,比他想象的还要精美,再加上近九成的含银量和遍布天下的锦衣卫、巡检司,要是还能盗铸,那他也认了。
方从哲好奇地将一枚“壹圆”银元凑近唇边,轻轻一吹,随即置于耳边。
“嗡——!”
一声清脆、悠长、带着金属颤音的龙吟之声,清晰地在殿内响起!这声音纯净悦耳,绝非寻常碎银或劣钱所能发出!
“妙哉!此声清越,真乃龙吟!”李邦华也试了试,忍不住赞叹。
其他大臣纷纷效仿,一时间,暖阁内响起此起彼伏、清脆悦耳的银币嗡鸣声,众人脸上无不露出惊奇之色。
这“吹得响”的特性,无疑是辨别真伪、确保成色的绝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