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臣李廷龟泣血顿首
第188章 臣李廷龟泣血顿首 (第2/2页)他上前一步,姿态更加谦卑,声音带着恳切:“我朝鲜地狭民贫,连年遭建虏蹂躏,府库早已空虚,百姓嗷嗷待哺,若骤然抽此重赋,恐……恐民生凋敝,饿殍遍野,非但不能供奉王师,反恐生内乱,有负陛下拯溺之恩!
且我小国城防残破,营房简陋,粮秣匮乏,仓促之间,何以安置天兵?若怠慢王师,臣等万死难赎其罪!”
李廷龟再次深深一揖,几乎将头触地:“臣恳请天使大人,念在朝鲜世守藩礼、一片赤诚,将臣等苦衷,转奏天听!臣愿亲赴宫门,长跪请罪,泣血陈情!
只求陛下……陛下稍加体恤,略缓其期,或……或稍减其苛,则朝鲜举国上下,感念陛下再生之德,必当竭尽全力,恪遵定制,永为大明忠顺藩篱!”
他这番言辞,情真意切,姿态卑微至极,却把皮球踢回给大明朝廷,利用大明内部的清流舆论和可能的“仁义”包袱,为朝鲜争取一丝喘息和讨价还价的机会。
鸿胪寺官员面无表情地看着李廷龟的表演,心中自然明白这是拖延和讨价还价之策。他冷冷道:
“李正使,陛下的旨意,字字千钧!尔等苦衷,本官自会转奏。然旨意已下,尔国当速作决断!
‘勿谓言之不预’六字,李正使当深体圣意!好自为之!”说罢,不再多言,将圣旨置于香案,转身离去。
李廷龟看着官员离去的背影,脸上的悲戚瞬间收敛,只剩下凝重与深沉。
“李副使!”他沉声命令,再无半分之前的软弱,“立刻将圣旨原文,一字不易,八百里加急,火速传回王京!呈报王上及领议政大人!附上我的密信:”
王上钧鉴:
明帝朱由校所颁敕谕,锋芒毕露。此君非万历、泰昌之宽柔可比,其志在鲸吞,其心藏狼虎,其行雷厉风行——今番四款之命,绝非虚声恫吓,实乃断我宗社命脉之索!
臣夜不能寐,反复推演:抗旨,则明师必借“问罪”之名,联建虏共击,国祚旦夕倾覆;遵旨,则赋税被削,军权旁落,商利尽失,与傀儡何异?然两害相权,唯有暂遵明旨,方得喘息之机,以图后计。
为今之计,当行四策:一曰“卑辞谢恩”;王上速遣心腹重臣,携金珠珍玩为礼,星夜赴京叩谢,言辞务须泣血,姿态必至匍匐,暂顺明帝之意,缓其雷霆之怒。
二曰“借儒止戈”;密令朝中清流,联络大明科道言官,备述我邦遭建虏劫掠、民生凋敝之状,以“天朝仁义”为盾,请其转圜,求减岁赋之额、缓驻军之期。
三曰“阳奉阴违”;军备可整,然精锐须藏于山野,明军驻所只留老弱充数;岁入三成之命,先缴十之一二,余者以“灾年歉收”哭穷搪塞。
四曰“暗探虏情”;遣死士扮作商贾,潜赴建虏地界,试探其对明、对我之虚实。此策极险,须严令使者噤声,万不可泄半分踪迹,免招两面夹击。
此乃生死存亡之秋,当外示恭顺以缓明帝之怒,内修武备以待天下之变!臣李廷龟泣血顿首,伏望王上与诸公,临事而惧,慎之又慎!”
写完密信,李廷龟封上火漆,交给李贵:“速发!不得有误!”
玉河馆内,气氛压抑到了极点。李廷龟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充满了屈辱、忧虑,但也有一丝老谋深算的决绝。
他知道,朝鲜的未来,已陷入前所未有的凶险漩涡。与大明这位年轻而冷酷的上国君主周旋,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