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大明亿万子民的脊梁
第213章 大明亿万子民的脊梁 (第2/2页)炮兵方阵,这支由朱由校一手建立的帝国最强大的远程打击力量,终于登场!
最前列,是整整一百门“天启元年式”四马重炮!每门炮身重达数千斤,
黝黑粗壮的炮管直指苍穹,炮身还錾刻着清晰的“天启元年御制监造”铭文!
炮架装有特制的弹簧缓冲装置,由四匹雄健的蒙古挽马牵引,炮兵们肩扛炮镜、药包,队列如刀切般整齐,连腰间的引火筒悬挂角度都一模一样。
方阵中段是佛朗机炮队列,轻便的炮身架在双轮小车上,推车的士兵弓腰发力,肌肉虬结,步伐却沉稳有力,丝毫不乱。
方阵末尾则是虎蹲炮队,由士兵肩扛而行,炮口斜指地面,与士兵挺直的肩线形成统一的斜角。
数百门大小火炮排列成十列纵深纵队,炮管高低错落,却连成一道道规整的斜线,远远望去,仿佛一把由钢铁与烈火铸成的铁梳,带着碾平前方一切阻碍的恐怖意志,缓缓推进!
城楼上,许多文官和士绅甚至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手心沁出冷汗。他们只知道陛下专门成立了研究火器的大明火器厂,但是什么时候铸造出如此之多的火炮。
这沉默的铁流,比任何呐喊都更具威慑力!他们仿佛看到了城墙崩塌、山峦粉碎的景象!孙承宗紧握拳头,眼中精光爆射,有此利器,何愁建奴不灭!
随着最后一个炮兵方阵通过德胜门,阅兵的第一阶段结束,但盛典并未落幕!
按照计划,受阅的精锐部队中,有一部分并未返回城外军营,而是在德胜门前整队完毕,开始沿着兵部与顺天府精心规划的路线,穿行内城主要街道!
德胜门缓缓开启,早已等候在城门内侧的顺天府衙役和五城兵马司兵丁,穿着崭新的军服,紧张地维持着秩序。
街道两侧,早已被闻讯而来的京师百姓挤得水泄不通!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万头攒动!欢呼声、惊叹声、议论声、孩童的尖叫、老人的哽咽汇成一片沸腾的、充满生命力的海洋!
“我的老天爷!这……这就是咱们大明的天兵天将啊!”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拄着拐杖,激动得老泪纵横。
“看那盔甲!看那火枪!看那大炮!乖乖,这得花多少钱啊!”一个商人打扮的中年人啧啧称奇。
“娘!快看!骑兵!好威风的骑兵!我长大了也要当兵,骑大马打坏人!”孩童骑在父亲的脖子上,兴奋地拍着小手,指着那沉默如山的重骑,眼中满是崇拜的光芒。
“陛下万岁!大明万胜!”不知是谁带头喊了一句,瞬间点燃了人群的激情,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中此起彼伏,声浪直冲云霄!
士兵们依旧保持着严整的队形,目不斜视,踏着整齐的步伐,在百姓的夹道欢呼中,如同一条黑色的铁流,缓缓流淌过京师的街巷。
阳光照耀在如林的刺刀和冰冷的甲胄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这光芒,不仅照亮了京师的街道,更照亮了每一个大明子民的心!
这条承载着帝国意志的铁流,最终将从安定门离开内城,返回各自的营区。
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大明军队的赫赫军威;还是皇帝陛下犁庭扫穴、永靖北疆的钢铁意志;更是撑起大明亿万子民脊梁、守护这万里河山的——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