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保密意识
第340章 保密意识 (第2/2页)“记住!自即日起,军校所有教材,列为帝国绝密!着令吴爱卿亲自督办,所有书册需编号造册,专人管理,学员姓名与书籍编号登记入册,不得携出指定学府,结业时需将教材交还入库,遗失或损毁者以‘泄密’论处。
胆敢擅自抄录、私传外泄者——”
他语气微顿,寒意凛然,“一经查实,不论涉及何人,立斩不赦,夷其三族!绝不能有半分闪失!”
他心绪翻涌,想起前世所见所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华夏非无开物成务之智,却屡有泄密遗患之痛!
文人著书立说,本是传承文明、昌盛文教之善举。其中不乏心系社稷、胸怀天下之人,其著述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然则亦有学者为炫博学,不分轻重,将不该示人的技艺、图纸尽数刊印,只求立言传世,却不知多少国之利器因此外泄。
《梦溪笔谈》详载毕昇活字之术,其法随海船流布四方,他人得以效仿革新,反成其利。此乃匠人心血,徒为他人作嫁!
宋时《武经总要》刊行于世,其中火药配方、城防图谱、军器制式,何等机密?竟也公诸于众!后世边患,虏寇往往据此改进攻城之具,使我守城将士血染疆场。
尤为可恨者,甚至在宋代,文人连将城池防卫图都载入私著的!襄阳城防之要、江陵水寨之秘,皆被详细绘录,刊行天下。敌国细作只需购得一册,便可尽知我山川险要、关隘虚实。这等行径,与通敌何异?
别人不知道,如今还未出世的《天工开物》,经过满清、后世乱世的百年烽火,在国内失传,却在日本、欧洲广为流传。甚至在1771年,大阪书商柏原屋佐兵卫翻刻该书,称“菅本”。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改进了《天工开物》中的“花机”,使其更适应多品种丝绸生产,最终在19世纪末超越中国成为全球丝绸出口第一大国。
不行,必须要将大明的官员和文人的保密意识提起来,从今往后,书可不是谁都能写的,书里面可不是什么都能写的,就算写了可不是随便就能刊发的。
“从今往后,凡著书立说涉及技艺、军略、情报者,需先经礼部、都察院、锦衣卫审核留档,划分保密等级后方可刊发。四书五经可广印天下,推行文治;但军工、情报、边防等机密,半字都不可外泄!这保密意识,必须从今日起,刻进每个官员、每个文人的骨子里!”
“陛下圣明!”吴苍与魏忠贤再次叩首,心中对这位少年天子的远见与狠厉更添敬畏。
pS:作者的怨念:同为作者,我们写个爽文都要审核,你们这帮老六!
“老奴(臣)遵旨!”魏忠贤与吴苍同时躬身,凛然应命。
朱由校神色稍霁,方才在吴苍的引导下移步校场。但见开阔的场地上,近百名学员正分作若干队列进行操练,呼喝之声此起彼伏,气势昂扬。
他的目光很快被一处刀法演练场吸引,只见一名身材魁梧的教习,身着与其他教官无异的服饰,然而眉宇间却透着一股掩盖不住的落拓不羁之气。
手中一柄戚家刀在他掌中仿佛活了过来,招式大开大合,凌厉狠绝,正在向围观的学员演示着搏杀中的发力技巧与角度刁钻的致命一击。
朱由校定睛一看,脚下不由微微一顿;
哎呦,这混不吝的气质,这经典的小发型,这不是加钱居士—丁修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