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作家上工也偷懒
第17章 作家上工也偷懒 (第1/2页)夜幕下的大山一片黑暗,远远地只能看到大山的轮廓或者几颗本地人熟悉的高大的树冠。山间杂草间飞舞的萤火虫和天空中星罗密布的星星相互交映。
从空中俯瞰的话,只有麦积大队的晒场上才能看到灯光,其余的地方根本看不到现代化的痕迹。
石岭公社除了驻地石岭大队通了电之外,其余的二三十个生产大队都没有通电,用的还是老式的煤油灯。
电影放完之后,晒场上的社员意犹未尽地朝家里面走去,时不时地高声谈论起刚才电影的内容。
不一会儿,四周的山坡上也响起一阵阵的树枝或者灌木的噼啪声和嬉笑咒骂,那是其它大队的人在抄近路回家。
“一民,还是你的面子比蒸肉好使,放映队的多给咱们放了一场电影。我以后要是当兵了,肯定也要像高营长一样。”李兰勇搂着刘一民的肩膀,高兴地说道。
刘一民问道:“要是真打仗了怎么办?”
“那我要第一个上,我大哥说了,当兵就是要不怕死,怕死就别当兵。D和人民养当兵的干啥,那不就是为了有一天能上战场吗?要是受伤了,我就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
李兰勇说的时候,言语中丝毫没有犹豫,一种大无畏精神在话里话外体现的淋漓尽致。
“只是我要是牺牲了,我爹和我娘还有我大哥,二姐肯定会伤心。”
“别想光荣的事儿,想跟我大伯一样当烈士,你还不够格。在战场上,子弹都会躲着你的。”
刘一民算了算,要是今年李兰勇能当兵,肯定是12月份入伍。教训白眼狼的那一仗是在79年2月份,如果李兰勇上战场,妥妥的新兵。
这场战争开打的时候,动用的大部分是乙种师,乙种师算是简编师,平时承担了大量的生产等非战斗任务,编制仅为甲种师的一半,在上战场前补充了大量的新兵。
要是动用训练水平高且满编的甲种师,伤亡必然能少很多。只可惜,当时北方压力太大,甲种师大多部署在北方。
刘一民摇了摇头,李兰勇今年能不能当上兵还不一定呢!
两个人没聊多久就在河边分开,走了几步,就一阵困意袭来,打了一个哈欠,拖着沉重的步伐朝家里面走去。
骑了那么久的自行车,实在是太累了。
回到家,刚准备睡觉,杨秀云敲响了房门,将汇款单递给了他:“一民,汇款单你自己收好,可别弄丢了。”
“娘,等过几天我到公社把钱取出来,给家里留一部分。”刘一民仔细盘算了一下,钱取出来后得先买一辆自行车,没有自行车实在是不方便。
就算自己上学了,也可以给刘福庆骑。
一辆全新的永久或者凤凰应该是160左右,还可以剩下两百元。上学用不了多少钱,国家还发钱,再说了他还会继续投稿,接下来钱不会缺。
要给家里面留点钱,刘福庆和杨秀云过了紧巴巴的一辈子,也应该好好的享受一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