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萧书生戏耍泼皮
第三十五章萧书生戏耍泼皮 (第2/2页)“我只是不想跟公子动手而已。”萧琰松开手,“公子若是再这样胡作非为,恐怕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赵晓天揉了揉手腕,恶狠狠地瞪着萧琰:“你给我等着!我不会放过你的!”他说着,带着跟班悻悻地离开了。
老先生连忙上前,对着萧琰作揖道:“多谢公子出手相救,老朽感激不尽。”
“老先生不必客气,”萧琰扶起老先生,“这些字画都是您的心血,可不能让他们就这样糟蹋了。”
老先生感动得热泪盈眶:“公子真是个好人啊。我叫周明远,是个画师。不知公子高姓大名?”
“在下萧琰。”萧琰微微一笑,“周老先生的画技如此精湛,想必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周明远叹了口气:“唉,如今这世道,像公子这样识货的人不多了。”
萧琰看了看周明远的画,只见上面画的是洛阳城的风光,笔法细腻,色彩淡雅,颇有韵味。他指着其中一幅画说道:“这幅画意境深远,我很喜欢。不知老先生肯不肯割爱?”
周明远连忙说道:“公子若是喜欢,我就送给公子了,怎么还能要公子的钱呢?”
“那可不行,”萧琰从怀里掏出一些银子,递给周明远,“这是买画的钱,老先生一定要收下。也算是我为您略尽绵薄之力。”
周明远推辞不过,只好收下银子。他感激地说道:“公子的大恩大德,老朽没齿难忘。若是公子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来找我。”
萧琰点点头,拿着画离开了。他知道,赵晓天肯定不会就此罢休,以后的日子里,恐怕还会有更多的麻烦等着他。
果然,没过几天,赵晓天就又找来了。这次,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了他爹赵德才。赵德才虽然卸任了,但在洛阳城里还是有些势力的。他听说儿子被一个外地书生欺负了,心里很是不快,便想亲自出面,给萧琰一点颜色看看。
这天下午,萧琰正在客栈里看书,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他走出房间一看,只见赵德才带着一群家丁,堵在了客栈门口。赵晓天站在他爹旁边,得意洋洋地看着萧琰。
“你就是那个欺负我儿子的萧琰?”赵德才眯着眼睛,打量着萧琰,语气不善。
“在下萧琰,”萧琰不卑不亢地说道,“不知赵老爷找我有何贵干?”
“找你有何贵干?”赵德才冷哼一声,“我儿子在洛阳城里向来安分守己,你一个外地来的书生,竟敢欺负他,是不是太不把我们赵家放在眼里了?”
“赵老爷此言差矣,”萧琰平静地说道,“我与赵公子之间,只是有些误会而已,谈不上欺负。倒是赵公子,在街市上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恐怕有些不妥吧?”
“你胡说八道什么!”赵晓天忍不住喊道,“我什么时候欺压百姓了?”
“难道张屠夫家的母猪生了几头小猪,也算是欺压百姓吗?”萧琰淡淡地说道。
赵晓天顿时语塞,他没想到萧琰会突然提起这件事。赵德才也皱起了眉头,他知道自己儿子的品性,说不定还真干过这样的事。
“就算我儿子有什么不对,也轮不到你来教训!”赵德才强词夺理道,“今天我就给你一个机会,要么给我儿子磕头道歉,要么就别怪我不客气!”
萧琰微微一笑:“赵老爷何必如此动怒?我看不如这样,我们还是用讲道理的方式解决问题。若是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自然会向赵公子道歉;若是赵公子有错,还请他以后收敛一些。”
“讲道理?我看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赵德才怒喝一声,“来人,给我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书生抓起来!”
家丁们一拥而上,就要去抓萧琰。萧琰却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高高举起:“赵老爷,你看这是什么?”
众人定睛一看,只见萧琰手里拿着的是一块玉佩。那玉佩质地温润,上面刻着一个“萧”字。赵德才看到这块玉佩,脸色顿时变了。他认出了这块玉佩,这是当朝礼部尚书萧大人的信物。难道这个萧琰,和萧大人有什么关系?
“你……你和萧大人是什么关系?”赵德才结结巴巴地问道。
萧琰微微一笑:“萧大人正是家父。我此次前来洛阳,一是为了游学,二是顺便探望一位故人。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赵公子,还发生了这些不愉快的事情。”
赵德才一听,吓得腿都软了。他只是一个卸任的小吏,哪里敢得罪礼部尚书的儿子?他连忙上前,对着萧琰拱手道:“原来是萧公子,失敬失敬!都怪我有眼不识泰山,还请萧公子多多包涵。”
赵晓天也傻眼了,他没想到萧琰的背景这么硬。他低着头,再也不敢嚣张了。
“赵老爷不必多礼,”萧琰收起玉佩,“我也不想把事情闹大。只要赵公子以后能安分守己,不再欺压百姓,今天的事情就算了了。”
“一定一定,”赵德才连忙点头,“我回去以后,一定好好管教这个孽障,让他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他说着,狠狠瞪了赵晓天一眼。
“那我就告辞了。”萧琰拱了拱手,转身回了客栈。
赵德才带着家丁和赵晓天,灰溜溜地离开了。经过这件事以后,赵晓天再也不敢找萧琰的麻烦了。他知道,自己惹不起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
风波过后,洛阳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萧琰终于可以安心地游览这座古都了。他去了白马寺,感受着佛教文化的庄严与神圣;他登上了龙门石窟,惊叹于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他还逛了洛阳的集市,品尝了当地的特色小吃。
在游览的过程中,萧琰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中有文人墨客,有商人小贩,还有一些隐于市井的奇人异士。大家在一起谈诗论画,交流心得,相处得十分融洽。
这天,萧琰受邀参加一个文人雅集。雅集设在洛阳城外的一座园林里,那里风景秀丽,环境清幽。参加雅集的都是洛阳城里有名的文人,他们看到萧琰,都纷纷上前打招呼。
“萧兄,久仰大名啊。”一位身着长衫的文人拱手道,“早就听说萧兄才华横溢,今日得见,真是幸会。”
“不敢当,”萧琰连忙回礼,“在下萧琰,初来乍到,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品茶,一边谈论着诗词歌赋。萧琰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他的见解独到,言辞犀利,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赏。
就在这时,一个仆人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在主人耳边低语了几句。主人听了,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对众人说道:“各位,实在抱歉,刚才接到消息,赵老爷家的公子赵晓天,不知为何,突然得了一种怪病,卧床不起,请了好多大夫都治不好。赵老爷很是着急,想请各位帮忙想想办法。”
众人听了,都议论纷纷。赵晓天在洛阳城里名声不好,大家都不太愿意管他的闲事。但赵德才毕竟在洛阳城里有些势力,若是拒绝,恐怕会惹来麻烦。
萧琰想了想,开口道:“我倒是可以去看看。说不定,我能帮上忙。”
众人都有些惊讶,没想到萧琰会愿意帮忙。主人连忙说道:“那就多谢萧兄了。我这就派人去告诉赵老爷。”
萧琰跟着仆人来到赵府,只见赵德才正急得团团转。看到萧琰,他像是看到了救星,连忙上前说道:“萧公子,你可来了!快救救我儿子吧!”
萧琰跟着赵德才来到赵晓天的房间,只见赵晓天躺在床上,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嘴里还不停地胡言乱语。萧琰仔细观察了一下,又问了赵德才一些情况,心中已经有了数。
他对赵德才说道:“赵老爷不必担心,赵公子只是中了一种迷药,并无大碍。我这里有一味药,给他服下,过几个时辰就会好了。”
萧琰从怀里掏出一个小药瓶,递给赵德才。赵德才半信半疑,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按照萧琰的吩咐,给赵晓天服下了药。
过了几个时辰,赵晓天果然醒了过来,精神也好了很多。赵德才对萧琰感激涕零,连忙拿出重金酬谢。萧琰却婉言谢绝了:“赵老爷不必客气,举手之劳而已。只是希望赵公子以后能吸取教训,不要再胡作非为了。”
赵德才连连点头:“一定一定,我会好好管教他的。”
赵晓天醒来后,对自己生病的事情一无所知。他只记得自己那天在街上闲逛,看到一个卖糖人的小贩,便上前去抢。小贩不依,两人争执起来。后来,他闻到一股奇怪的香味,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萧琰知道后,微微一笑。其实,那迷药是他让周明远帮忙配的。他早就料到赵晓天不会安分守己,便提前做了准备。他让周明远在赵晓天经常出没的地方,放了一些带有迷药的香料。赵晓天闻到香味后,自然就中了招。
萧琰这样做,一来是想给赵晓天一个教训,让他知道胡作非为是没有好下场的;二来也是想借此机会,化解与赵家的矛盾。毕竟,他还要在洛阳城待一段时间,不想因为这件事而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经过这件事以后,赵晓天果然收敛了很多。他再也不敢在街上横行霸道了,甚至见到萧琰,都会主动避开。赵德才也对萧琰感激不尽,时常派人送些礼物过来,但都被萧琰婉言谢绝了。
洛阳城的百姓知道了这件事,都对萧琰赞不绝口。他们说,萧琰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还很有正义感,是个难得的好人。
萧琰在洛阳城又待了一段时间,游览了更多的名胜古迹,也结识了更多的朋友。他觉得,洛阳城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更是一座充满人情味的城市。
最后,萧琰告别了洛阳城的朋友们,继续他的游学之旅。他知道,这次洛阳之行,将会成为他一生中难忘的回忆。而他戏耍泼皮赵晓天的故事,也在洛阳城里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