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量价关系
第五百七十九章 量价关系 (第2/2页)他一边说,一边在虚拟白板上画着示意图,将一个股票的曲线从高位下跌到很深的位置,在旁边标注了50%-75%,然后又下沉了一点位置形成底部,进行缩量盘振。
“这个时候,市场就像一块被挤干了水分的海绵,稍微有一点‘活水’,就能让它变得沉重起来。这个‘活水’,可能是某个不起眼的行业政策变动,可能是一份远超市场悲观预期的财报,也可能是公司基本面发生了微妙的、向好的转折。”
“而‘底部启动’,往往不是以连续涨停这种激烈的方式开始的。那更多是游资短炒的行为。”爱旭强调道,“真正的底部启动,通常是温和的,甚至是犹豫的。它可能表现为:股价不再创新低,开始在一个狭窄的区间内震荡,而成交量,却在股价小幅回升时,出现温和但持续的放大。这叫‘量价配合’。”
他深入浅出地讲解着,将复杂的技术分析和市场心理结合得天衣无缝。直播间的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弹幕也从最初的焦躁变成了认真的提问和讨论。
“爱总,那怎么区分是反弹还是反转呢?”
“是不是需要基本面的配合?”
爱旭耐心地解答着,眼神睿智而平静。然而,在他沉稳的外表下,内心却并非毫无波澜。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布局的几家公司,恰恰就符合他刚才所描述的所有“超跌底部启动”的特征。他不能明说,但他相信,真正听懂他话中深意的“有缘人”,自会去市场中寻找类似的标的。
爱旭饮了口清茶,目光扫过飞速滚动的弹幕,一个被多次提及的问题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熟练地操作鼠标,将那个名为“迷茫小散”的粉丝提问——“爱总,到底怎么区分是反弹还是反转?”——高亮置顶在了公屏之上。
这个问题,无疑问到了所有身处底部震荡区间投资者的心坎上。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核心,”爱旭的声音沉稳,带着一种庖丁解牛般的从容,“正所谓‘量大成顶,量小成底’。这八个字,大家先记在心里。”
他切换屏幕,展示出一个模拟的股价与成交量走势图。
“想象一下,一只股票经过长期下跌,终于跌不动了,开始在一个相对低位横盘震荡。这个过程,就是多空力量在微妙平衡中逐渐转换的过程。如何判断天平开始向多方倾斜?”他用光标重点圈出成交量区域,“关键就在于‘量’。如果在底部横盘过程中,后量能够超越前量,意味着有新资金在认可这个价格区间,正在持续地、温和地吸纳筹码。这时,股价往往会相应地、缓慢地跟上,形成一种‘量增价升’的良性态势。”
他的讲解层层递进,逻辑清晰。
“更关键的一个观察点是:当成交量再次萎缩,极度低迷,但股价却不再创出新低时。这说明什么?”他自问自答,语气加重,“说明卖盘已经枯竭,而有一股力量——我们通常称之为‘主力’或‘聪明资金’——在默默地、坚定地承接所有抛压,他们正在构筑坚实的底部。所以,缩量新低不再跌,那就是底线,是市场跌无可跌的明确信号。”
“那么,反转的确认信号是什么?”爱旭总结道,“就是当这种‘缩量止跌’的状态被打破,伴随着量能的再次温和放大,价格也开始同步上升,形成‘量增价升’的格局。这,往往就是反转开启的买入信号。一般我会将这个反转的信号界定成520金叉,未来上升的趋势是逢20日线支撑。”
为了让理论更形象,他最后补充了一句:“在技术上,网络上很多老师提供的‘底部反转十字星’,结合我刚才讲的量价关系,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启动信号。但切记,任何单一技术形态都不是百分百的圣杯,必须放在整体的量价分析框架里去看。”
直播间的氛围再次被推向高潮,礼物和赞誉的弹幕络绎不绝。粉丝们如同醍醐灌顶,纷纷记录着这精辟的总结。
最后,爱旭在提醒了自己的直播内容仅供参考,请在实际操作时必须结合大环境和个股的具体情况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