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沉默的签名,才是最狠的刀
第96章 沉默的签名,才是最狠的刀 (第1/2页)廉政谈话会的会议室飘着新换的檀香,青烟如丝,缠绕在吊灯边缘,肖锋推门时,膝盖的旧伤被空调风一激,像一根锈铁钉在骨缝里缓缓拧动,疼得他喉间发紧,舌尖泛起腥甜。
他扶着门框站定,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包边,冷意顺着手掌爬上来。
目光扫过椭圆桌前的十张面孔——主持人是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镜片后的眼神锐利如裁纸刀;
左边坐的是省纪委巡视组老周,指节粗粝,正无意识摩挲着茶杯边缘;
右边列席的赵科低头翻材料,钢笔尖在纸页上戳出个小坑,墨点晕开,像一滴未落的血。
“肖主任,面对近期关于你‘作风不端、干预项目’的诬告,为何不第一时间澄清?”主持人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光一闪,问题像根细针直接扎过来,带着金属的凉意。
肖锋右手撑住桌沿,掌心传来木纹的粗粝感,金属拐杖在地面敲出轻响,回荡在寂静的会议室里,像一声未落的钟。
他能感觉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黏在自己缠着绷带的膝盖上——
三天前为查民生项目塌方事故,他在暴雨里跪了三小时指挥救援,雨水顺着眉骨流进衣领,冷得像刀刮,韧带拉伤的疼此刻正顺着腿骨往心口钻,每一下心跳都牵动旧伤,像有根铁丝在体内来回拉扯。
“因为我知道,清白不在嘴上,在证据链里。”他声音有些嘶哑,却像块砸进深潭的石头,震得满室安静,连檀香的烟都凝滞了一瞬。
赵科的钢笔“啪”地掉在桌上,墨水溅上袖口,洇出一片深蓝。
他抬头时,正看见肖锋微垂的眼睫下,那汪被压抑的光——
和昨天常委会上被诬告时一模一样,看似在人群最后,眼神却像钉子钉进砖里,沉静,却不可拔。
散会时,空调突然发出“嗡”的一声,像某种机械的叹息,冷风卷着纸页边缘轻颤。
赵科挤在起身的人群里,手指在裤袋里攥着张纸,汗把边角洇出褶皱,指尖发黏。
他假装整理文件落在最后,等肖锋走到门口时,快步跟上,把纸往对方掌心一塞就跑,后背蹭过门框时撞得生疼,肩胛骨撞上硬木,痛感直冲太阳穴。
肖锋退到楼梯间,借着窗户透进来的光展开纸。
光线灰白,照见纸页边缘的毛刺和红笔圈出的“李某”二字,被圈了三圈,力道深得几乎划破纸背。
旁边小字写着:“和档案室样本比对过,运笔力度差0.3毫米,模仿的。”
他指尖摩挲着字迹,粗糙的纸面刮过指腹,想起老周昨天说的“李某去年调去省里”,突然明白赵科为什么敢递这张纸——
这个总在中立边缘徘徊的小科员,终于信了他说的“证据铺路”。
手机在裤袋里震动,是苏绾的微信视频。
她的发梢沾着水珠,一滴顺着鬓角滑落,砸在屏幕边缘。
身后是档案室泛黄的卷宗架,霉味仿佛透过屏幕渗出。
她指尖划过屏幕,调出张交接清单照片,“当时协调的就是李某。”声音低而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
肖锋盯着照片里跳号的页码——第17页直接跳到第19页,中间像被人抽走了什么。
纸页边缘的撕痕清晰可见,像一道被刻意隐藏的伤口。
“这不是疏忽。”苏绾的声音突然冷下来,像冰层裂开,“是故意留的破绽,怕我们查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