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账本不会骗人,但人会装傻
第100章 账本不会骗人,但人会装傻 (第2/2页)“昨晚导出旧账时,延迟了十七分二十三秒,我录屏了。”
肖锋的指节在笔记本上敲出轻响,像雨点落在铁皮屋顶。
目光扫过她眼下的青黑,那下面藏着彻夜未眠的重量:“做得好。”他翻开本子,“可信名单”里“陈秀兰”三个字被他用红笔描了两遍,笔尖几乎划破纸页。
“现在,用新系统跑一遍近三年报销记录。”
下午三点,小陈的惊呼从办公室传来。
肖锋推门时,看见她盯着屏幕,手指死死攥着椅背,指节泛白,塑料扶手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肖书记你看!”
屏幕上,原本分散在各村卫生室、合作社、修路队的报销记录,在算法归集中逐渐聚成三个陌生账户——
7371、7372、7373,尾号和那几条威胁短信如出一辙。
“这不是漏洞。”小陈的声音发颤,像风中一根绷紧的弦,“是设计好的分流机制。”
肖锋摸出手机,翻到老魏的号码。
对方接通时,背景音里有玻璃相碰的脆响,像是在某个包厢里,冰块在杯中旋转,酒液晃动的声音清晰可辨:“肖书记啊,听说你们村进度最快?”
“多亏您推荐的好系统。”肖锋压着嗓子笑,声音低得像从地底传来,“我们这种落后村,总算能跟上节奏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传来冰块落进酒杯的轻响,清冷而刺耳:“你倒是识趣。”
挂断后,肖锋的指腹蹭过手机屏上的通话记录,在“老魏”两个字上停留片刻,指纹在屏幕上留下一圈模糊的油光。
他转向小陈:“把这三个账户和近三年所有关联票据整理出来,按时间线排。”
“是。”小陈应着,却没动,“肖书记……他们会不会……”
“会。”他替她说完,声音沉得像压进地底的石头,“所以我们要更快。”
傍晚时分,张伯背着药箱进来时,肖锋正对着一沓票据发怔。
最上面那张是去年冬天的瘫痪老人补贴,收款人签名栏歪歪扭扭写着“李根生”——
他上周去探望过李大爷,老人手抖得握不住笔,签名时是他扶着的,墨迹比这张浅得多,纸面还留着老人掌心的汗渍。
“张叔,麻烦帮个忙。”肖锋抽出那张票据,递过去,“这章是不是你们卫生所盖的?”
张伯凑近看了看,枯瘦的手指点在红印边缘,指甲缝里还沾着草药粉:“我们的章中间有个小缺口,这枚没有。”
他抬头时,老花镜滑到鼻尖,镜片后浑浊的眼睛闪过一丝警觉,“最近老魏常来卫生所问报销额度,说是调研。”
肖锋的笔尖在笔记本上顿住,“青藤会”三个字被他重重划了道横线,纸面几乎被戳穿。
他抽出个牛皮纸信封,把票据、录屏视频、资金流向图依次装进去,纸张摩擦发出沙沙声:“张叔,这些您帮我收着?”
“放我这儿比保险柜还稳。”张伯拍了拍药箱,木箱发出沉闷的回响,“我明早去镇里送药材,顺道帮你寄。”
“不用。”肖锋又抽出个更小的信封,封口处隐约可见暗纹,“这个走赵科给的渠道。”
他指了指窗外,县组织部的车刚从村部前开过,车灯扫过墙面,留下一瞬的光痕,“剩下的……留着备查。”
深夜,肖锋的笔记本摊在床头。
“证据链”三个字下画着粗粗的着重线,旁边贴着赵科刚送来的纸条:“青藤会内部已起疑,有人提议撤换你。”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钢笔尖在纸页上洇出个小墨点,像一滴凝固的血。
末了,他在纸条下方写下:“换不了我,因为他们已经开始怕我。”
手机在这时震动,尾号7371的短信跳出来:“你不是在织网,是在逼别人织网。”
他拇指按在键盘上,回得很快:“那就看谁先织成牢笼。”
窗外的老槐树沙沙作响,叶片摩擦声像低语,月光漏进窗棂,在笔记本上投下斑驳树影,随风轻轻晃动。
肖锋合上本子时,听见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女人的哭腔:“我男人的救命钱……他们说被系统吞了……”
声音越来越近,他推开窗,看见村部路口亮起几点手电筒光,像是星星坠落在黑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