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合力斗野猪,暂解断粮忧
第三十一章 合力斗野猪,暂解断粮忧 (第2/2页)“是山民的巡逻队!”弓箭手趴在洞口的藤蔓后,眼睛亮得像两颗晨星,“他们还带了个人来——好像是从黑风口逃出来的义军!”
朱天林立刻起身,长柄刀在手里转了个圈,铁链随着步伐轻轻晃动。灵力感知顺着洞口延伸,能“看”到三个山民正搀扶着个受伤的汉子走来,那人穿着破烂的铠甲,铠甲上的“宋”字已经模糊,却依旧能辨认出来,是自己人。
“快让他们进来!”朱天林对着洞口喊道,年轻山民已经掀开藤蔓,把受伤的汉子扶了进来。这汉子的左腿被箭射穿了,血渍浸透了裤管,却依旧挺直着脊梁,看到山洞里挂满的肉干,眼睛突然红了。
“你们……你们有吃的?”汉子的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怀里,掏出个用油布包着的东西,打开一看,是半块已经发硬的麦饼,“我这还有点干粮,能和你们换点水吗?”
文相立刻让民妇端来碗温水,又把刚烤好的野猪里脊递过去:“都是自己人,换什么换。”老大人的手指在汉子的铠甲上轻轻敲了敲,“你是从黑风口逃出来的?那里的元军动向如何?”
汉子狼吞虎咽地吃着肉,听到“黑风口”三个字,动作顿了顿,眼里闪过恨意:“巴图那狗贼!把咱们的粮草都抢了,还杀了咱们的队长……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就想找大部队,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你们。”
朱天林的灵力感知扫过汉子的伤口,箭头是元军的制式,上面还沾着淡淡的黑气——是“牵机引”,和之前巴图刀上的毒相似,却更稀薄。他把老猎人配的解毒药递过去:“先上药。”
汉子接过药时,目光突然落在岩壁上的残旗上,手里的肉串“啪”地掉在地上:“这是……这是张都尉的旗!你们是破山队的人?”
书生新兵立刻把残旗从岩壁上取下来,小心翼翼地展开:“我们是破山队!朱什长还斩杀了巴图的亲兵呢!”这孩子的声音带着骄傲,把朱天林的战绩像数家珍般讲了出来。
汉子的眼睛越睁越大,突然对着朱天林单膝跪地:“朱什长!求你带上我!我虽然腿伤了,却还能放哨、送信——只要能杀元军,让我干什么都行!”
朱天林赶紧扶起他,这汉子的灵力波动里带着赤诚,没有丝毫虚假。他看了眼文相,老大人点点头,用炭笔在竹简上添了个名字:“赵虎,原黑风口义军,擅长侦查。”
赵虎的眼睛瞬间亮了,像找到归宿的孤狼。他接过民妇递来的肉干,却没有吃,而是小心翼翼地包好,说要留着路上吃——显然是把这里当成了能安心存粮的家。
“赵虎,你知道黑风口的元军还有多少粮草吗?”朱天林突然问,长柄刀在手里轻轻敲击着地面,“他们的骑兵还在莲山吗?”
赵虎的表情立刻严肃起来:“巴图的主力已经撤回黑风口了,听说粮草只够撑五天。他们在莲山搜了半个月,没找到咱们,又损失了不少斥候,士气低得很——只要咱们再坚持几天,他们肯定会撤。”他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块羊皮,“这是黑风口的布防图,我从队长的尸体上找到的,上面标着元军的粮仓位置!”
文相接过羊皮图,老大人的手指在“粮仓”两个字上反复摩挲,突然笑了:“天无绝人之路——咱们刚解决了断粮之忧,就来了送粮草情报的人。”
山洞里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年轻山民已经开始讨论怎么偷袭粮仓,有的说可以用铁脊野猪的鬃毛做软梯,有的说可以让青狼幼崽引开元军的猎犬,连赵虎都忘了腿伤,在地上画着进攻的路线,声音因为激动而发颤。
朱天林看着他们,突然觉得烤肉的香气里,多了些不一样的味道——是希望的味道。他走到洞口,望着涧水在晨光里泛着金色的波光,青狼幼崽趴在脚边,尾巴扫着地上的碎石,发出沙沙的声响。
“弓箭手,准备探路。”朱天林的声音带着新的力量,“这次咱们往黑风口的方向走——赵虎说那边的松树林有密道,能绕开元军的巡逻队。”
弓箭手立刻拿起箭囊,新做的铁簇箭在晨光里闪着冷光。赵虎挣扎着站起来,说要跟着去:“我熟悉黑风口的地形,能给你们带路!”
文相没有阻止,只是把熏好的肉干塞进他们的竹篮:“注意安全。”老大人的目光扫过每个人,最终落在岩壁上的残旗上,“记住,旗在,方向就在。”
走出山洞时,烤肉的香气顺着涧水飘向远方,像封无声的信,告诉莲山里的义军:这里有吃的,有住的,有能一起杀元军的同伴。朱天林回头望了眼,看到赵虎正帮着年轻山民编织藤甲,受伤的腿虽然还不利索,却比之前挺直了许多。
他突然想起文相昨天说的话:“人心聚起来,比铁脊野猪的脊梁还硬。”现在看着身边的弓箭手、赵虎,看着远处山洞里忙碌的身影,终于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青狼幼崽突然对着黑风口的方向低吼一声,尾巴摇得像面小旗子。朱天林握紧长柄刀,铁链在手腕上轻轻晃动,劈山式的红光在刃口亮了亮,像在回应狼崽的兴奋。
他们的探路不再是为了躲避,而是为了进攻。就像这山洞里的肉香,不仅解了断粮之忧,更像道无形的网,把失散的义军聚到一起,织成张能捕捉元军的大网。
黑风口的方向传来隐约的号角声,不再是之前的嚣张,带着几分仓促的慌乱。朱天林加快了脚步,长柄刀的红光在晨光里延伸,像道指引前路的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