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元军游击将,率军入山清
第三十五章 元军游击将,率军入山清 (第1/2页)第一节风动警兆
山涧的晨雾里还浮着松针的清香,青狼幼崽突然对着黑风口的方向炸毛。这小家伙正趴在小兵脚边啃骨头,此刻却脊背弓起,喉咙里发出威胁的低吼,灰色的尾巴绷得像根绷紧的弦——这不是寻常的警戒,是遇到强敌时才有的姿态。
“朱哥!”弓箭手从瞭望的竹梢上滑下来,箭囊里的铁簇箭撞出急促的脆响,“西北方向有动静!至少三十骑,正往咱们这边来——不是之前的斥候,是正规军!”
朱天林的灵力感知瞬间铺展开,像张浸了水的网。黑风口通往莲山的山道上,三十道红光正快速移动,比普通元军的气息凝实三倍,最前面的那道红光尤为扎眼,带着种久经沙场的悍戾,灵力运转间竟有淡淡的黑气萦绕——是元军的游击将,专门负责清剿山林义军的精锐。
“是巴图的亲信,孛鲁。”李山突然握紧木枪,枪杆在掌心转出冷汗,“这人用一把九环刀,杀过咱们三个队正——黑风口的弟兄说他刀上的黑气能蚀人灵力,中者三日必亡。”
山洞里的气氛瞬间凝重。赵虎把刚编好的藤甲往弟兄们身上套,甲片的碰撞声里带着刻意的镇定:“孛鲁的骑兵虽然快,却进不了松树林的七道岔口——咱们可以退到那里,用之前布置的陷阱拖延他们。”
文相站在岩壁前,手指在竹简的“松树林布防图”上快速移动,最终停在第七道岔口:“让山民先带孩子和伤员从密道撤往备用山洞,咱们在岔口设伏。”老大人的指尖在“孛鲁”两个字上顿了顿,墨痕晕开成小小的黑点,“记住,别硬碰硬。他要清剿,咱们就跟他耗——莲山是咱们的地盘,耗到他粮草尽了,自然会退。”
朱天林望着洞口的残旗,红色的布条在晨雾里轻轻颤动。灵力感知扫过整装待发的弟兄们,李山的枪尖凝聚着灵力光点,赵虎的木刀裹着淡淡的白芒,连小兵都把藤条编的小人塞进怀里——那是他的护身符。每个人的气息都有些乱,却没人后退,像涧边扎根的老松,迎着风站得笔直。
“李山带三人守第一道岔口,用石矛砸马腿;赵虎带两人守第三道,用藤蔓绊马索;弓箭手和我守第七道主路,”朱天林把长柄刀从石缝里拔出,红光在刃口亮得灼眼,“记住咱们练的铁骨功——灵力聚在要害,步法沉在脚底。不求杀敌,只求拖住他们三个时辰,给山民争取转移时间。”
青狼幼崽突然窜到朱天林脚边,用鼻尖蹭他的手腕。这小家伙显然想跟着去,喉咙里发出撒娇的呜咽,却被朱天林按住了脑袋:“你去给山民带路,比跟着我有用。”他把块野猪骨塞进狼崽嘴里,“等咱们回来,给你烤最肥的肉。”
松树林的晨雾比山涧更浓,能见度不足五尺。朱天林蹲在第七道岔口的巨石后,灵力顺着树根蔓延,能清晰地“听”到马蹄声正在靠近,每一步都踏在山道的石缝里,节奏沉稳得像敲在人心上的鼓点。孛鲁的红光越来越近,那道萦绕刀身的黑气在雾里若隐若现,像条吐着信子的毒蛇。
“来了。”弓箭手的声音压得极低,铁簇箭已经搭在弦上,箭头对准岔口的必经之路。这孩子的灵力顺着弓弦流转,让箭杆微微震颤,竟在雾里拉出道几乎看不见的气流——这是他新练的“灵箭术”,能让箭矢在雾里保持轨迹。
马蹄声在第一道岔口外停住。孛鲁的声音带着金属摩擦的质感,穿透雾气砸过来:“南蛮子听着!巴图将军有令,降者不杀!若敢顽抗,今日便踏平这莲山!”话音未落,九环刀的碰撞声响起,显然是在示威。
李山在第一道岔口按兵不动。他的灵力聚在枪尖,像粒攥紧的火星,只等朱天林的信号——这是他们试练时定下的规矩,主攻手未动,侧翼绝不暴露。
孛鲁见无人应答,冷哼一声。马蹄声再次响起,这次却分成三股,显然是想分兵包抄。朱天林的灵力感知“看”到十骑往李山守的第一道岔口去,十骑冲向赵虎的第三道,剩下的十骑跟着孛鲁,直扑第七道主路——是想同时突破,速战速决。
“动手!”朱天林低喝一声,灵力顺着长柄刀炸开。巨石后的藤蔓突然绷紧,藏在暗处的石矛带着破空的锐响飞出,精准地砸中最前面的两匹战马!马受惊直立,将骑手甩进雾里的陷阱,惨叫声瞬间被松针吞没。
弓箭手的铁簇箭紧接着射出,箭尖的灵力穿透雾气,正中第三匹战马的眼睛。这一箭用了十足的“灵箭术”,竟在马头上炸出朵细小的血花,连孛鲁的九环刀都慢了半拍,没能挡住。
“有埋伏!”孛鲁的怒吼声里带着惊怒。九环刀在雾里划出道漆黑的弧线,黑气所过之处,松针纷纷枯萎坠落,竟将射向他的石矛拦腰斩断!“给我搜!挖地三尺也要把他们找出来!”
朱天林趁机拽着弓箭手后撤。孛鲁的刀气比预想中更强,那黑气果然能蚀灵力,刚才被斩断的石矛上,残留的灵力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他的灵力感知扫过第一道岔口,李山已经带着弟兄们退到第二道,石矛和藤蔓陷阱挡住了元军的冲击,却也暴露了位置。
“往第五道岔口撤。”朱天林的声音贴着地面传来,灵力顺着树根传给李山和赵虎,“把他们引到‘一线天’——那里只能容一人通过,骑兵展不开。”
第二节狭路刀锋
一线天的石壁渗着冰冷的潮气,朱天林靠在崖壁后,长柄刀的红光在指尖明灭。孛鲁的骑兵被三道岔口的陷阱拖慢了半个时辰,此刻正挤在狭窄的通道里,马蹄声乱得像锅煮沸的水——这正是他们要的效果,把精锐骑兵变成首尾不能相顾的散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