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校企联合(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第123章 校企联合(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第1/2页)这天,陈秉文刚刚走进研发中心,就见到周志远和伊莎贝拉趴在实验台前,一脸喜色的讨论着什么。
“陈生。”周志远率先看到陈秉文,立刻直起身。
伊莎贝拉也转过头,脸上洋溢着笑容,举起手中一支装有澄澈琥珀色液体的试管:“Boss!你来得正好!
刚想说去找你。
二次盲测的样品,刚刚完成最终稳定性测试!”
陈秉文心中一动,快步走过去:“出来了?效果怎么样?”
周志远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用力点头:“出来了,陈生。
北美版和日本版的二次优化样品都出来了,刚完成最后的稳定性测试。
数据非常好!”
他指着样品解释道:“北美版,我们调整了甜味剂结构,用高果糖玉米糖浆为主,提供了更直接明快的甜感,复合果香也做了调整,削弱了酸感,突出橙子和热带水果的甜香基底。
薄荷脑浓度下调了15%,清凉感还在,但不冲了。”
伊莎贝拉则拿起另一支试管:“日本版,我们走了完全不同的路线。
简化了风味矩阵,核心只保留最受试饮者欢迎的蜜桃和青柠风味,比例提升。
关键是采用了新的微胶囊包埋技术锁香,解决了之前高温工艺带来的风味逸散和微量涩感。
甜度微调,用了更纯净的结晶蔗糖风味香精,追求纯净细腻的口感。”
说着,伊莎贝拉直接拿起两只不同编号的试管递给陈秉文。
“Boss!快尝尝!这次的北美版绝对够‘劲’,日本版保证‘纯’!”
陈秉文接过两支试管,拿起北美版的样品,喝了一口。
液体入口的瞬间,强烈的甜感和橙子混合菠萝的果香立刻冲击味蕾,紧随其后的薄荷清凉感恰到好处,不再有之前那种突兀的刺激,收尾干净利落。
他又拿起日本版。
口感截然不同,极其顺滑,蜜桃的清甜和青柠的微酸融合得十分自然,风味纯净,没有丝毫之前反馈的“人工涩感”或甜腻余味。
“好!”陈秉文放下试管,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口感提升非常明显。
北美版更‘爽’,日本版更‘纯’。
但这只是我们内部的感受,最终还是要市场说话。”
他把两只试管放在实验台的架子上,“北美的第一次盲测只在纽约和洛杉矶做了,样本量还是太小。
这次,范围扩大。
纽约、洛杉矶继续,增加芝加哥、休斯顿、亚特兰大、西雅图!
每个城市样本量不低于八百人,总计4800份人!
覆盖超市、便利店、大学、蓝领社区,我要看到不同场景下的真实反应!”
“日本同样,除第一次盲测的东京、大阪之外,增加名古屋、福冈、札幌!
样本量提升至三千份!
覆盖不同年龄和职业群体!”
就在陈秉文部署二次大规模盲测的同时,最新一期的《商界快讯》出版了。
头版头条,没有任何新闻标题,只有一行巨大的、加粗的黑体字:
“郑重道歉声明”
声明正文措辞谦卑甚至卑微,详细承认了此前关于陈记食品技术造假、专利无效的报道未经严格核实、信息来源片面、严重失实。
对陈记食品的良好商誉造成了“重大损害”,并“诚挚向陈记食品有限公司及陈秉文先生致歉”。
这则声明像一颗炸弹,在港岛的新闻界和商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商界快讯》虽然销量不大,但也是老牌财经报刊,如此彻底地在头版头条自我否定,极为罕见。
最先躁动起来的是各大报摊的业主。
清晨取报时,他们看到《商界快讯》那异乎寻常的头版,无不露出惊讶的神色。
经验老道的报贩掂量着手中比往常轻薄不少的报纸,摇摇头,将其摆在最不显眼的角落。
他们知道,一份报纸走到需要刊登这种声明的地步,离关门大吉也就不远了。
偶尔有熟客拿起一份,看到声明后也多是嗤笑一声,摇摇头放下,转而选择其他报刊。
《东方日报》财经版的办公室里,主编拿着那份《商界快讯》,对手下的记者嗤笑道:“看见没?行错一步,满盘皆输。
《商界快讯》这次算是栽到家了!
为搏眼球,连最基本的核实功夫都懒得做,踢到陈记这块铁板,真是自取其辱。”
他随即敲了敲桌子,“但是通过这件事,我们也要引以为戒!
以后涉及这类新兴企业的报道,尤其是技术专利问题,务必多方求证,拿不准的宁愿不登。
另外,那个谁,你跟进一下陈记那边的回应,还有业界对这件事的评价,写篇侧记,标题要醒目!”
一些规模较小的财经周刊,则多少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黄文强这次太不小心了,”一位小报主编对心腹叹道,“陈记那小子看着年轻,手段却狠辣老练,一点余地都不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