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广告轰炸 (日万第二更,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130章 广告轰炸 (日万第二更,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2/2页)三得利作为日本饮料巨头,渠道管理能力难道不如新加坡的发行公司?
还是说,三得利缺乏匹配其战略野心的执行力?”
这话带着明显的激将意味。
小林正雄脸色涨红,却一时语塞。
田中一郎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陈桑,请给我们24小时。
明天此时,我会给您最终答复。”
“好。”陈秉文站起身,“期待三得利的决定。
若有任何技术或数据需求,随时沟通。”
他伸出手:“田中先生,我相信三得利的魄力和智慧。
希望明天能听到好消息。”
田中一郎与之握手,力道很重:“陈桑,我们会慎重考虑。”
离开三得利总部,坐进车里,凌佩仪才低声问道:“陈生,他们会答应吗?
我们的要求确实很高。”
陈秉文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东京街景,语气笃定:“他们必须答应。
瓶盖专利是他们无法拒绝的筹码,而《醉拳》上映的窗口期稍纵即逝。
田中一郎是聪明人,他知道拒绝的代价更大。
现在,只是需要时间消化和内部协调。”
“明白!”凌佩仪应道。
翌日,上午九点。
东京都港区的酒店套房内,气氛并不轻松。
尽管昨日在三得利总部掷地有声,但24小时的等待期,依然充满了变数。
陈秉文没有选择在酒店干等。
他深知,谈判桌上的底气,源于对市场的绝对洞察。
“凌总监,赵刚,跟我出去一趟。
李明,你留下,另有任务。”
陈秉文对众人安排道。
一辆租来的丰田皇冠驶出酒店,汇入东京早高峰的车流。
陈秉文亲自指路,让司机开车穿梭于千代田区的写字楼、港区的豪华公寓区、涩谷的潮流商圈以及新宿的交通枢纽。
“停一下。”陈秉文在一栋写字楼下的自动售货机集群前让司机停车。
他下车,仔细观察。
十几台售货机分属三得利、可口可乐、朝日等品牌。
他目光锁定在一台三得利的机器上,里面力保健那标志性的棕色小瓶占据了整整两排货道,旁边是其可口可乐、咖啡和果汁。
其他品牌的机器里,也或多或少有力保健的身影。
“凌总监,记一下。”陈秉文声音平静,“这个点位,力保健的铺货率100%,货道占比约15%。
补货频率未知,但从货品充盈度看,销售流转很快。”
他又走向不远处的一家7-11便利店,在冷藏饮料柜前驻足。
同样,力保健被放在冷柜门板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是各种咖啡和果汁。
“便利店冷柜,力保健存在率100%,陈列面突出。”
凌佩仪快速在本子上记录,同时用便携相机拍照留存。
整个上午,他们随机抽样了超过三十个点位,涵盖了写字楼、地铁站、便利店、大学校园和住宅区附近的自动售货机。
数据汇总起来,触目惊心:力保健在功能饮料细分领域的铺货率接近100%,几乎垄断了所有核心点位的货架。
其品牌认知度已经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看到了吗?”坐回车里,陈秉文对凌佩仪道,“这就是我们真正的对手。
它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企业,而是这种‘无处不在’的渠道垄断和心智垄断。
三得利如果只给我们几百个点,就像往这片力保健的海洋里滴一滴墨水,瞬间就会被淹没,连一丝涟漪都荡不起来。”
凌佩仪神情凝重地点头:“我明白了,陈生。
全面渠道覆盖,不是野心,而是生存下去的最低要求。”
与此同时,酒店里,李明正在执行另一项陈秉文安排的关键任务。
他通过东宝东和的关系,联系上了日本电视台的广告部门负责人。
陈秉文的指令非常明确:
不惜代价,抢占夜间深夜时段,建立“脉动”功能饮料的心智认知。
广告内容定位三组镜头:马拉松选手冲线后大汗淋漓饮用、上班族深夜加班后疲惫饮用、年轻人聚会后畅快饮用。
核心口号:流汗之后,就喝脉动!”
只投每晚23:00至次日凌晨01:00的时段。
首批覆盖东京、名古屋、大阪三大都市圈的所有主流电视台该时段。
这个策略极其大胆且精准。
1979年的日本,深夜时段广告费相对低廉,但却是上班族、学生党、夜班人员等“脉动”目标用户看电视的高峰期。
集中火力轰炸这个时段,成本效益最高,心智穿透力最强。
某一瞬间,陈秉文甚至想在日本找几个白胡子老专家,在深夜电视节目上讲解“脉动”源自祖传配方的故事
不过这个念头刚在他脑中一闪而过,就被他否决了。
太土了,而且不符合日本媒体的调性。
日本观众或许相信权威,但更相信数据和看似客观的呈现方式。
生硬的“祖传配方”故事,在这个高度现代化的社会,很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引来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