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瓶颈,险求原始镜像
陷入瓶颈,险求原始镜像 (第1/2页)漫长的唤醒之路,终于不再是无边的黑暗。第一缕微光已现,纵使前路依旧荆棘密布,风暴未歇,但希望的种子,已在绝望的盐碱地中,破土而出。堡垒的船长知道,最艰难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但这一次,她的灯塔,亮起来了。
希望如同灯塔的光束,刺破了绝望的浓雾,但也照亮了更深的阴影。
接下来的几天,林溪如同在刀尖上舞蹈。每一次“认知唤醒”都变得无比珍贵,又伴随着巨大的风险。霍夫曼教授团队发来了优化方案,基于那次突破性的反应,将刺激重点聚焦在“杯子”、“林溪”的发音、以及环境同步器释放的“松香与焊锡”气味上。他们称之为“核心记忆锚点”。
进展是缓慢的,且充满了反复。
有时,当林溪引导陈屿的手指触摸杯底的密码,重复着“杯子…陈屿…林溪…”时,他空洞的眼神会短暂地聚焦在杯子上,手指甚至能做出极其微弱的、模仿触摸的动作。屏幕上,代表语义关联的神经信号会微弱地闪烁,如同风中残烛。
但更多时候,他毫无反应,仿佛前几日的微光是幻觉。甚至有一次,在tDCS刺激后,他出现了轻微的痉挛和烦躁不安,吓得林溪立刻停止了所有操作,在霍夫曼的远程指导下进行安抚和药物干预,才让他重新平静下来。那种倒退的恐惧,比最初的绝望更噬人心骨。
`>核心堡垒状态:神经可塑性窗口期波动剧烈。`
`>分析:受损神经网络重建过程不稳定,存在显著回退风险。需要更精准的个体化刺激参数与更长的恢复间隔。`
`>警告:非侵入性刺激手段已接近当前设备条件下的效能瓶颈。`
瓶颈。这两个字像冰冷的巨石压在林溪心头。灯塔实验室的设备,终究是简陋的。NeuroLink那些尖端、可精密调控深部脑区的侵入式或高精度非侵入设备,她带不出来,也无法在这里部署。
“林,我们必须面对现实。”霍夫曼教授在加密通讯中的声音带着沉重的无奈,“目前的进展已经是奇迹。但要更进一步……尤其是触及更深层的海马体记忆中枢和复杂的前额叶逻辑网络……我们可能需要更强大的工具。或者……时间。很长很长的时间,伴随着极高的退化风险。”他顿了顿,艰难地补充,“格雷和陈肃,不会给我们这个时间。”
仿佛为了印证霍夫曼的担忧,夏衍的脸色一天比一天凝重。他截获的信息显示,NeuroLink新管理层在格雷的授意下,正加速肢解“认知增强平台”项目,将其核心技术碎片化,注入格雷控制的其他子公司。更糟糕的是,有匿名情报源暗示,格雷似乎对“灯塔”产生了兴趣。
“他们不敢明着来,但‘意外’太多了,溪姐。”夏衍检查着灯塔外围新加装的震动传感器和被动声呐,“一场突发的‘海上事故’,一次‘医疗设备故障’……他们有的是办法让这里变成一个‘不幸的意外现场’,然后把陈工‘妥善地’接管走。”
堡垒的阴影在逼近。希望的光芒在风中摇曳。
林溪站在二楼的实验室窗前,看着外面铅灰色的海面。陈屿刚刚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刺激尝试,此刻又陷入了那种纯净的茫然,无意识地摆弄着保温毯的线头。她的指尖还残留着上次他微弱反握时的触感,那份狂喜的余温尚未散尽,现实的冰冷已汹涌而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