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0 章 提拔
第 220 章 提拔 (第2/2页)他求之不得。
只需要短短一句话,李尚书就至少能让他少走十年不止的弯路。
既如此,他何不将话说明白些?
真诚永远都是杀手锏。
李瑜:“……”
四十多岁的男人,对着自己自称学生实在是有点尴尬。
听完他的回答后李瑜还是微微颔首,眼中露出一丝满意。
许焕章此番回答倒也还算是周全,既不失正直,又懂得权衡利弊,不是那种需要自己事事操心的拖油瓶。
李瑜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
“为官之道本就不易,不仅要有让天子才华和能力,更要有应对复杂局面的智慧。”
“若你不懂此话,让你留在京中便不是提拔你而是在害你。”
小地方出来个进士并不容易,他不希望一来就折在这四九城之中。
许焕章闻言连忙起身,恭敬地站在一旁。
“学生定会牢记大人教诲。”
聪明人不需要说太多话,几句话许焕章便知道李尚书想安排他去户部,果然朝中有人好说话。
户部,那可是个好地方。
李瑜转过身,拍了拍许焕章的肩膀:“你先回去吧,回去准备准备,明日我带你去拜见户部的秦尚书。”
别看户部只是个管财政的,可六部乃至皇帝想要花钱的时候。
哪个不看户部的脸色?
将来若是真的起什么激烈的党争,户部有自己的人也是多一种整人的手段,这个人若是自己的同乡不也挺好。
许焕章恭恭敬敬地退了下去。
宁照安在屏风后把话都听了进去,待人走后才出来。
“自己的兄弟不好放在京城里,提拔个同乡倒是也不错。”
若是李家几个兄弟都在京城为重臣,只怕皇帝心里又该琢磨了。
所以沈旦和李琏外放出去是肯定的,只是皇帝却让二人都为御史,好在虽然得罪人却也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只是两人就算成就了事业,估计也是一方的封疆大吏。
想要拜相入阁,除非李瑜辞官或者离开了京城。
可看皇帝对他的依赖,谁被放逐京城也轮不到他。
李瑜目光幽幽的:“我说明日带他去见秦维祯,他若真是个聪明的,回去就该奋笔疾书写篇漂亮的文章出来。”
题都点好了。
清查各地田亩户籍、简化税目、公平税负等等。
至于他肚子里头到底有多少墨水,能不能被秦维祯看好改变命运,那就是他自己的本事了。
大家同乡一场,他能做的也只有这点儿了。
宁照安笑道“他都这把年纪了,这点儿聪明怎么可能没有?”
若是这点脑子也没有,真是枉费夫君的一片心意。
“那可说不准。”李瑜揉了揉脑袋,看了自家婆娘一眼:“谁能猜到叔本都三十而立的年纪了,还不如十几岁的时候呢?”
人呐,这辈子说不完。
宁照安:“……”
好好地说那新科进士,怎么又扯那糊涂老三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