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电影创汇小组的第一次会谈
第55章 电影创汇小组的第一次会谈 (第2/2页)典型的打一棒给一颗甜枣。
不过说到优势,他们最大的优势其实就是审核比较宽松。
因为他们拍的电影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创汇,是要送出国去的。
所以尺度相比国内电影厂拍的电影来说,自然没有那么严格。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底线。
像那什么三级片啊,有鬼的灵异恐怖片啊自然是不能拍的。
“好了,我就说这么多,大家有什么不懂的,想了解的,或者对我们这个工作小组有什么建议,都可以畅所欲言了。”
“我有个问题。”陈浮生见大家都在观望,于是举了举手。
“浮生同志你说。”
大家都将目光落在陈浮生身上,就听他问道:
“我想问大家今后的工作是如何展开呢?是我们六个人一起商量下部电影该拍什么,然后一起筹备,一起拍摄吗?”
“这是个好问题,但情况当然不是浮生同志你说的这样,试想一下,如果我把你们这么多导演和编剧找来,就为了准备一部电影,那还要费这么大劲干什么呢?是吧?”
石副局长扫了一圈,见没人反对,又接着道:“因为大家都是我认真挑选过来的行业翘楚嘛,所以我其实希望的结果是,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项目,当然你们也可以彼此合作,但我的任务是,在年底之前,我们电影创汇工作小组,至少要交出三个项目出来。”
“今年就要拍三部电影,这……恐怕来不及吧?”吴天鸣提出了疑异。
“吴天鸣同志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不是说今年要拍完三部电影,而是至少要有三部电影立项,你们五个人,四个都是导演,应该难度不大吧?”
刚才陈浮生就和韩弎坪交换了一个眼神,此时等石副局长刚说完,他两就默契的站了出来。
“我和浮生领一个任务。”
接着,凌子问道:“我现在手里头就有一部正在拍的戏,叫《原野》,这个算吗?”
凌子的这部《原野》是根据曹禺的同名话剧改编的,石副局长既然把她招来,自然也清楚这件事。
点点头:“也算一个。”
只剩下最后一个任务,其实吴天鸣和陈怀开的压力已经不大了。
但他两对视一眼,却没有选择合作,而是打算各干各的。
“大家还有问题吗?”
韩弎坪举手,问了一下电影的团队问题。
“剧组的话,我们电影局肯定是不可能给你们配置那么多的专业人手的,但是局里会将任务下发到电影厂,让电影厂出人配合你们。”
“……”
电影创汇工作小组的所有成员第一次见面就会谈了一个上午,不过中间他们还干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给他们这个新成立的‘部门’挂牌。
第二件事也就是初始成员之间的合照。
下午没什么事,说好听点就是大家相互熟悉,说得直白一点,其实就是大家在办公室里吹水聊天。
这个时候,陈浮生的《调音师》自然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了,也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了一下。
“浮生同志,你这个剧本写得好啊。”
“确实,主角装盲人的这个设定非常的新颖,还是你们年轻人的脑子好用啊,不过浮生同志,你什么时候也和我合作合作呗?”
“吴导,不带这样抢人的。”
“话不能这么说啊,人家浮生同志也没和你绑定,是吧浮生同志?”
“吴导说的是,下次有机会一起合作。”
“哎哎哎,浮生同志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对对对。”
“你们杀了我吧。”
“哈哈哈哈……”
就在他们电影创汇工作小组的成员逐渐熟络的时候,一架来自香港的飞机,缓缓降落在了首都的机场,不多时接机口就出来了一对中年夫妇。
这对中年夫妇看起来级别不低,或者身份不简单,居然还有专车来接他们。
“上次回来还是去年的第四次文代会,没想到这才过去一年时间不到,祖国变化还挺大的。”
“是啊,看来国家改开的政策应该是稳定下来了。”
“嗯,另外我通过看国内的报纸,发现除了廖公说的《斗牛》之外,还有一部叫《庐山恋》的电影最近特别的火,回头我们也可以去电影院看看,要是这部电影没有什么政治上的风险的话,我觉得我们可以一起带回香港。”
“行,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