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开机和骂的很赃(求订阅!)
第173章 开机和骂的很赃(求订阅!) (第1/2页)“刘军,一禾,你们匆匆忙忙的干嘛去啊?”
北大校园里,查海升正准备去上课,突然碰到了两个诗友,见他们与广大赶着去上课的同学背道而驰,赶紧拦住两人问道。
“我两听说今天陈导的新戏在燕南园拍,打算过去看个热闹,海子你去不去?”
海子是查海升给自己起的笔名。
刘军也有个笔名叫西川。
一禾姓骆。
而他们三也正是北大三剑客。
此时海子听了西川的解释,有些意动,但是想到下一节是老师喜欢点名的主修课,有些担心期末挂科,想想还是算了。
“你们去吧,我就不去了,或者我上完课再来找你们……对了,你们口中的陈导是哪位陈导?”
“还能是谁,你偶像呗。”
海子转身就走,走出去四五步后见两个诗友还愣在原地,催促道:“赶紧上前带路啊,燕南园那么大,我怕自己找不到。”
西川和骆一禾相视一笑,然后纷纷出言打趣道:
“靠,海子你不是说你不去吗?”
“对啊,你说你上完课再来找我们。”
海子朝两人翻了个白眼,“上个鬼的课,期末还早呢。”
“哈哈哈,是这个理,走走走,赶紧瞧瞧去,我这辈子看过不少电影,但是还没看过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呢。”
“谁还不是呢。”
当海子来到燕南园,他们还以为要一家一家的找,没想到一眼就发现了。
因为剧组周围站了许多凑热闹的人。
不光有像他们这样的北大学生。
还有不少北大的老师教授。
“我去,好多人啊!”
“确实不少,不过这下我们也不用担心太显眼了。”
他们三刚准备靠近,忽然被人拦了下来,接着拦下他们的人提醒道:“小声点,剧组在拍戏,你们围观可以,但是不要发出任何的动静,谢谢配合。”
“嗯嗯嗯!”
三人同时点头,动作整齐划一。
很快,他们挤进人群,站在院子外面往里面一瞧。
嘿,您猜怎么着?
“啥也没有。”
海子说完,西川说:
“好像在屋里拍戏。”
西川说完,一禾说:
“那咱们在这看个啥啊?空气吗?”
“能进去吗?”
“想啥呢,大教授都被拦在外面。”
“那就等呗,今天能见到陈导一面也不枉我逃课了。”
“对啊,说不定还有明星呢。”
“……”
就在他们外面的围观群众越来越多的时候,屋子里,经过好几次的排练,第一场开镜戏即将开始了。
“演员准备好了吗?”
现在演员都在状态里,没有开口回答,只是朝陈浮生点了点头。
“好,场记打板。”
“第12场1镜1次。”
陈浮生耳边听到显示板啪的一声,跟着下达了命令:“3、2、1,开始”
“老李,你说你曾亲历周朝,那我问你,孔子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史书上说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呵呵,温而厉?是吧……但那是在杏坛讲学的时候。我认识他时,他还很年轻,我们一起在齐国待过。而他那时可不总是那么‘安’,他也会为了一块干肉跟人急眼,会因为理想不被采纳而郁郁寡欢。但他最大的特点不是后来说的‘圣’,而是‘倔’,他认准的‘礼’和‘仁’,像石头一样硬。我曾劝他,天下大道,或许不止一条路,他当时看着我,说了一句我至今记得的话:‘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虽无法确定你所言真假,但老李你的这个描述比任何史书都鲜活啊!”
房间里又有教授问道:“那老子呢?他给后人留下《道德经》,出了函谷关,真的羽化登仙了吗?”
“登仙?这世间没有仙,至少我活了这么多年也没见过。至于老子出了函谷关后,我们还结伴走过了流沙之地,他是个很有趣的老头,喜欢跟人打哑谜,常把‘道可道,非常道’挂在嘴边,可能他觉得真正的道理说出来就变味了吧。对了,后来我找过他,他最后一站是在一个小村庄住下了,听村里人说,他活了一百多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