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儿行千里母担忧
第23章 儿行千里母担忧 (第1/2页)在尚海滩涌动着风云之时,千里之外的燕京,樱桃胡同深处那座熟悉的四合院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爸!妈!不好了!出大事了!”
秦远的弟弟秦明,一个刚上初中的半大小子,连书包都来不及摘,像颗炮弹似的冲进院子,小脸煞白,气喘吁吁,声音里带着哭腔。
正在院里小厨房忙着做饭的母亲张桂兰,和坐在屋檐下小马扎上闷头抽旱烟的父亲秦建国,都被吓了一跳。
“嚷嚷什么!天塌了?”秦建国皱着眉,呵斥了一句,但看到儿子惊慌失措的样子,心里也咯噔一下。
“是…是大哥!”秦明急得直跺脚,“我…我打听清楚了!大哥他…他根本就没在燕京!”
“没在燕京?”秦建国咯噔一下。
秦明带着哭腔:“嗯,根本就没在。他那些朋友我都打听了,说好久没看到大哥了。”
“还有人说看见他们上火车了!去…去莫斯柯了!去苏联了!”
“啥?!”张桂兰手里的锅铲“哐当”一声掉在地上,脸色瞬间惨白,“去…去老毛子那儿了?我的老天爷啊!听说那边现在乱的很,路上还有抢劫杀人的!”
“他…他不要命啦?!”
张桂兰一把抓住秦明的胳膊,声音都变了调,“你哥…你哥他…”
一股巨大的恐慌瞬间在这个普通母亲的心里蔓延。
苏联,那个遥远而陌生的庞然大物,在普通老百姓心里,还带着冷战时期的冰冷和神秘,更别提那些关于边境混乱、车匪路霸的恐怖传闻。
“都怪你!”
张桂兰猛地转向秦建国,眼泪唰地就下来了,声音带着哭腔和埋怨。
“要不是你那天把话说那么绝,把他赶出去!远子他能赌气跑那么远吗?苏联啊!那是人去的地方吗?”
“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我也不活了!”
她捶打着丈夫的胳膊,情绪彻底崩溃。
秦建国被妻子捶打着,脸色铁青,旱烟杆捏得死紧。
他心里同样翻江倒海,担忧和恐惧几乎是下意识的涌现。
但作为一家之主,作为那个亲手把儿子赶出门的父亲,他拉不下脸承认自己的担忧,更不愿在儿子面前示弱。
“赶他出去,那是为他好!”秦建国梗着脖子,声音粗粝,试图掩盖内心的慌乱。
“你看看他!整天游手好闲,正经工作不找一个!胡同里谁不知道他是个混子?”
“他还敢动你娘留给你的玉如意,那是咱家的根儿,传家的念想。”
“他连这都敢打主意,还有什么事干不出来?”
“留在家里,迟早把秦家的脸都丢光了!去苏联…去苏联也是他自找的!”
“自找的?他是你儿子!”
张桂兰哭喊着。
“脸面脸面!你就知道脸面!儿子要是没了,你要脸面有什么用!”
“妈!妈!您先别急!”
秦明看着父母争吵,又急又怕,连忙插话,“我…我还打听到一点,麻杆儿哥哥还在呢,就在斌子哥家里,这些消息就是他告诉我的!”
“麻杆儿?”张桂兰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抹了把眼泪,“对!对!找麻杆儿。”
“小明,你快去。快去问问麻杆儿,你大哥他们什么时候回来?有没有办法联系上?路上安不安全?”
秦建国也竖起了耳朵,虽然没说话,但眼神紧紧盯着小儿子。
“麻杆儿哥哥说…”
秦明咽了口唾沫,努力回忆着,“他说大哥是和斌子哥、刚子哥还有胡同口老张头一起去的。”
“四个人,带了好多好多货,值…值一万多块钱呢!”
“麻杆儿哥哥还说…还说大哥这趟回来,就能变成十万、二十万的大富翁了…”
“一万多块?!”
张桂兰和秦建国同时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数字对他们这样的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张桂兰腿一软,差点瘫坐在地上。
“胡扯八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