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从头越
第二十一章 从头越 (第2/2页)萧禹竖起两根手指:
“第二个问题则是,纳音五行,每一个都相当于一条独头路,五行原本相生相克,但纳音却不行,比如海中金不可能转化为剑锋金,更不能转化为炉中火……整个体系是孤立的。”
“所以彼时,纳音又被称作【果位】,因为它是五行之树上结出的果子,每个都是单独的、孤立的。每一个果位都对应一条修行之道,与果位相合,就是合道境。彼时的修行者就是要为这些有限的果位抢来抢去,修行之路一旦踏出第一步,甚至可以说,从出生开始,你的朋友和敌人都注定了。”
萧禹笑了笑,道:“但是后来,有一个天才发现……不对!修行不应该是这样的!于是在甲子纳音的基础上,他又开辟了【纳宫归藏】,结合了上古真仙的《归藏易》,在甲子纳音的基础上还融入了八卦、六亲、世应等等,总之内核比甲子纳音复杂得多,但最终表现出来却是大道至简。“
”于是在纳音六境之上,他又开辟出了第七境【甲子归真】,也就是俗称的大乘境。此境界的象征,便是修士彻底参悟了一个完整的六十甲子轮回的时空规则与五行生化之理,推衍至完化,将自身大道彻底融会贯通,达到【返本归真】!“
萧禹的声音中带着一种开拓的豪情:
”有了纳宫归藏法后,修行者们终于不必再为有限的果位打得头破血流,各种修行法也渐渐开始百花齐放,这就是真正的人遁其一!接着就有人发现,在大乘之下,其实还应该有一个境界,叫做洞虚!”
他将手指点向自己的眉心:
“纳宫归藏法将修士自身视为小宇宙,与天地交感。而【洞虚】,便是要在修士这小宇宙的核心,生生开辟出一方【体内洞天】!”
“想象一下!”
萧禹的眼中放出光来,伸出手,试图描绘那不可思议的景象:“在修士那看似有限的肉身之内,于虚无缥缈的神识本源之地,以无上法力、对空间法则的深刻理解以及自身道则凝练为根基,硬生生凿开一片独立于肉身血脉、却又扎根于自身生命本源的虚空!这是何等的奥妙!“
“力量蜕变、道则具现、生命跃升!”
他眉飞色舞地道:“洞虚境是纳宫归藏法理论开枝散叶后的必然硕果,而有了洞虚境,大乘才真正成为大乘!横跨古今,包罗万象!”
萧禹接着拍了拍自己,道:“然后……就是我了!”
“我们那个时代的修法虽然千姿百态,但源头还是在纳宫归藏上。但我感觉,纳宫归藏也不太对,太过复杂。于是我就写了《万象玄枢论》!“
季槐诧异道:“难怪您被称之为万象源祖……”
萧禹笑了笑,道:“那里面其实就是一些我对古今修法的研究随感。它并不完善,只是一些混乱的念头,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个体系,我试图从中总结出一套更加简便、更加普适的新修法,理想情况下,它应该可以在大乘上继续开辟一个新的境界,也就是万年来所有修士都在寻找的真仙之境……但我发现我的悟性和资质居然有点不足了,所以就去闭关……”
结果一出关,就他妈的这样了。
萧禹复杂地长叹了一声。
按照计划,他的闭关应该只是一个甲子,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一千多年才对。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脸色的光芒收敛下去,静静地坐了许久,才道:“但不管怎么说……有一点真是让我既欣慰又复杂。”
欣慰的是,天下英雄何其多也,这世上,终于有真仙出现了。
复杂的是……真仙的诞生,似乎并没有让这个世道变好。
萧禹静默片刻,问道:“季槐,你觉得今天这个世道,是好还是坏呢?”
季槐沉默了一阵,想到自己还剩下32年的学贷:“……很坏吧。”
“是啊。”萧禹说,看向远方。
是啊。
科技发达了,仙法大发展,但对每个人而言,日子却变得更糟糕了,能接触到的资源也变少了。从方方面面来看,这个世道,似乎真的很糟糕。
“所以。”
萧禹脸上露出笑容。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充满斗志的、昂扬着生命力的笑容。
他长身而起,站在荒墟之上,眺望整个被阴霾笼罩的世界。脚下是断壁残垣,头顶是浩瀚星空,而远天一线,晨光正在缓缓地淌出。
萧禹意气风发,高声道:“我们去改变它吧!”
季槐愣愣地看着他,只觉一时间心神摇曳……
她惊恐地道:“啊?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