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国际提名
第一百三十三章 国际提名 (第1/2页)组委会最初收到卢纹奖组委会的官方邮件时,秘书处助理甚至误以为是诈骗信息。
毕竟,主办方惯用华丽却晦涩的法语格式。
[Louvain2025:MeilleurCourtMétrageenSélectionOfficielle]
标题直接被AI翻译粗暴译为“卢纹精选短裤”,直到外联专员对照往年提名名单格式才确认真实性。
《调音师》已正式入围第50届卢纹国际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虽只是提名,但对于组委会来说,这绝对是个好消息。
毕竟他们天天嚷嚷着“文化出海”,但送过去的微电影哪个不是炮灰,这还是第一次能入围的。
余惟有点东西!
虽然比不了威尼斯、戛纳和奥斯卡,但在短片领域里,卢纹电影节无疑相当权威,这个提名含金量很高。
京城东四环某写字楼内爆发出近乎炸裂的欢呼声,会议桌上的咖啡杯险些被震翻。
“先联系上余惟,再去宣传宣传。”
组委会迅速反应过来,这绝对是一件值得被推广的好事,不仅是对于余惟,还是对于微电影电影大赛。
说小一点,这是余惟个人的成功,往大了说,这标志着华语微电影工业水平的飞跃。
再说好听点,这也是他们工作能力的体现,他们也为电影事业做出了贡献。
这次真被余惟带飞了……
提名怎么了,半场不开香槟,难道输了再开吗?
报名的时候祁洛桉填的是她的联系方式,接到电话的时候她愣了一下,比起惊喜,更多的是意外。
老实说,她不知道卢纹奖是什么,但如果余惟能拿到,那就是国际大奖,拿不到那就没有含金量。
是的,她就是这么双标。
“我把电话给你们,你们跟他说吧。”
祁洛桉觉得,这么重要的消息,还是由专业人士亲自告诉余惟比较好,如果让她代为传达,成就感肯定会大打折扣。
她还是希望余惟能享受到更多鲜花与掌声……
组委会打电话过来的时候余惟正在车上睡觉,他又采取晚上码字车上睡觉的策略,这次睡得还算踏实,不过被吵醒了。
“恭喜!余惟老师,您的《调音师》成功入围卢纹电影节短片单元。”
“好的我知道了,谢谢谢谢。”
听着余惟平淡如水的感言,会议室众人集体陷入了沉默,怎么听起来他不是很激动?
旁边举着摄影机记录这一时刻的工作人员感觉自己被做局了,部长让他剪个三分钟视频发出去宣传,结果余惟就这一句话,拿头剪……
余惟确实不怎么激动,这奖他倒是知道,含金量还是有的,但据说有点排外,大奖基本都是留给自己人。
像余惟这种明显的外来户,估计也就混个提名了。
任何作品的成功都离不开时代因素,《调音师》放在当年可能是神作,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场合,并不一定能笑到最后。
不过毕竟是第一部片子,能混个提名已然不错,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微电影组委会那边想记录一下,《音乐盲盒》节目组自然也不会例外,第一时间给老张打了电话让他跟进。
余惟可正在录制他们的节目,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
“获得提名什么感觉?”
老张担任了记者的工作,急忙在节目的录制过程中给余惟安排了一个专访。
“挺意外的。”
“不觉得激动吗?”
“还好,那么多短片入围,《调音师》只是其中之一。”
牛逼的是这部片子不是他,也没什么好激动的。
老张皱了皱眉,这么一听好像是没必要那么激动啊……
不对,这还是国内的微电影第一次入围卢纹奖,还是值得庆祝的,差点被他划水成功。
“你对作品获奖有信心吗?”
“还好,入围的作品都有获奖的可能性。”
余惟真不是在划水,其实他是不抱多少期望的,不过毕竟是在采访,他也不能表现得太悲观。
老张毕竟不是专业记者,被噎了两次一时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于是干脆让余惟谈谈这部电影的优势。
搞这么专业?
老张也没办法啊,总得给采访垫垫时长吧,要不然算哪门子采访,刚才这两句顶多算闲聊。
这个其实网友已经解析的差不多了,但毕竟是采访,余惟还是硬着头皮讲了一些。
欧洲评委对“心理惊悚+社会批判”很有偏向性,《调音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获得提名也不稀奇。
钢琴调音师的身份承载西方古典艺术底蕴,伪装盲人的设定触及信任危机,这些都很适合西方的环境。
国际性的大奖的本质就是投其所好,有时候拿不到奖不代表不够好,只是人家不喜欢。
尤其是近几年,很多大奖的含金量越来越低了,毕竟除了作品本身,还要看正不正确。
这一点现实真没文娱好,文娱里好电影就能拿奖,现实里不被特殊群体攻击都不错了……
余惟应付一个小采访还是绰绰有余的,不过他忽然意识到一件事,入选之后是不是要去现场来着?
虽然获奖的概率不大,但要是人都不去多少有点不尊重评委,距离颁奖还有半个月,到时候再看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