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撞歌?
第一百三十五章 撞歌? (第2/2页)他的歌声没有嘶吼,却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台下传来几声会心的深呼吸,但很快又归于沉寂。
很多的人在这的语言中,看到了自己挣扎的影子。
歌曲进入副歌,吉他的扫弦力度稍稍加强,祁缘的歌声也注入了更深的情感,但依旧克制而真诚。
苔花虽微小如米,无沁人芳香,亦无绚烂色彩,却同牡丹一样,从容自若,沉稳持重,竞放于自然。
直到此刻才点明了这首歌的主旨,即使平凡,也可以实现平凡到非凡的华丽转身。
这也是祁缘的心路历程,他承认自己的平凡,但即便如此,他也想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歌曲不再只是倾听,台下开始有人跟着旋律轻轻点头,这首歌听着很舒服。
并非说教式的讴歌平凡,而是由小及大,情绪递进十分自然。
第二段主歌开始时,祁缘的演唱更加投入,爷爷生于微末,却能一步步成为文艺界的领军人物,他的崛起之路,也对应着这首《即使平凡》。
这首歌是他一生的缩影。
小时候他每一次听完爷爷的故事,都嚷嚷着要成为像他一样厉害的人物。
但现实告诉他,他差的很远,祁缘其实早就明白,自己没有那个能力,不过他依然不会放弃追逐。
苔花虽不起眼,但它并没有颓废,依然怀揣着昂扬向上的理想,有着向牡丹学习,盛开的奋发和进取之心。
祁缘想成为一个这样的平凡人。
他声音里多了一丝认清现实的哽咽,这份真实的情感流露,让现场的空气都有些凝固。
融入感情的演唱很容易打动人,观众不自觉就沉溺在了这份共鸣中。
“你我皆凡人
生在人世间
终日奔波苦
一刻不得闲。”
其他人都沉浸在歌曲的氛围里,唯独余惟为之一怔,这不是《凡人歌》的歌词吗,居然会出现在这?
两段主歌格式对应,这在别人眼里没什么问题,但余惟可是听过原唱的。
陈老前辈不是其他地方来的嘛,他的歌怎么会有这句……
这首歌的前半段跟《凡人歌》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旋律也完全不一样,自然算不上撞歌。
但这突如其来的一句重复,又是什么情况?
要说巧合当然也有可能,毕竟余惟也不知道陈平老前辈的世界是什么样,艺术创作有相似也正常。
但他还是感觉有些别扭,或许关于陈平前辈的事,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容不得余惟细想,祁缘的演唱逐渐进入了尾声,最后一段副歌,他彻底放开,不再是独自低吟,而是向着全场发出一种宣告与鼓励。
即使平凡,也不能甘于平凡。
突然,吉他声戛然而止,舞台陷入片刻沉寂,唯余一束冷光笼罩举起唢呐的大叔。
《音乐盲盒》,怎能没有素人的声音?
唢呐声初起时高亢激越,似凤凰啼鸣,众人只觉得精神一振,直接领教了乐器之王的实力。
唢呐铜碗在灯光下灼灼如焰,前半段唢呐模仿鸟雀争鸣,后半段转入磅礴悲壮,似命运的抗争与呐喊。
即使平凡,又不甘于平凡。
陈平的歌曲肯定不会有这个,这明显是祁缘自己的主意……
这段融合相当巧妙,旋律与歌曲主题浑然交融,也为平淡的歌曲增添了最后的注脚,演出效果更上一层楼。
余惟听着唢呐激昂的旋律,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防不胜防,祁缘有自己的东西,这很可怕。
原本他还在想,陈平歌曲虽好,但却并没有对应的演出,任何歌曲都有短板,这首歌的短板就是太平淡。
更何况,现在的歌已经很少有这种风格了。
本以为这是自己的突破口,谁知祁缘并没有呆板的复刻,而是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的创意。
对于一首明显不符合当今乐坛的歌曲来说,唢呐的引入堪比神之一手,舞台震撼的同时,也增强了歌曲的国风。
《即使平凡》的歌曲质量本来就高,再加上华丽的演出,整个舞台相当惊艳,甚至有种六边形战士的感觉。
这跟孟寒那次的小众摇滚还不一样,祁缘的演唱很打动人,哪怕是在共鸣路线上,他也难以突破。
余惟发现自己小看祁缘了……
一直以来,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挑战前辈,却忽视了这个演唱者,他所面对的,从来都是两个人。
生活不是,他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看着台上汗如雨下的祁缘,余惟必须承认,这一次他给到自己的压力很大。
不是那个所谓的前辈,就是他。
祁缘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首《即使平凡》的意义,即使他平凡,却亦能改变些什么。
都是开挂的情况下,余惟或许能做到不输陈平,但祁缘的介入,却硬生生拨动了胜利的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