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六章 (第1/2页)八月十三日雨坪镇晴空万里
醉仙楼,雨金雅间内。
唐青锋端起茶壶斟了半盏,抬眼瞥见陆昭粗布衣领下隐约的官靴纹样,随口道:
“陆大人,这一身装扮,是要演白衣渡江吗?”
陆昭将茶杯往桌边推了推,露出袖口磨损的针脚:“蜀中道上商队多如牛毛,不差我这一个。”他屈指敲了敲桌面,“倒是唐总管这身鱼贩行头,连龙须针都染了腥气。”
唐青锋笑了笑:
“雨坪镇靠水吃水,有些渔夫攒了点钱来醉仙楼也不稀奇。我这身装束,正好合了身份,稳妥,不会惹麻烦。”
唐青锋放下茶壶,壶底与木桌相碰时发出闷响“镇抚司的消息说唐琢之今晚到?”
“戌时过剑门关。”
陆昭从怀中抽出一张地图铺开,唐青锋握杯的手一滞:
唐青锋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声音带着几分急促:“你们就这么放他回唐家堡?”
对面的人语气平淡,似乎早已料到他的反应,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
“唐琢之的武功,想在半路截杀,变数太多。更何况,一旦走漏半点风声,惊动了他,我们之前的布置岂不前功尽弃?”
唐青锋忍不住反驳,语气加重,带着显而易见的焦虑:
“可回了唐家堡,堡内机关重重,弟子众多,想杀他更是难如登天!别忘了,他唐琢之号称‘唐门千年第一人’,靠的可不仅仅是武功!”他说到最后,几乎有些激动。
陆昭轻笑一声,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吹了吹热气,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傲慢:“唐总管不是对门主厌恶至极,如今开始替他吹嘘起来了?堡外的难处我们清楚,堡内的杀局……赵相国与曹公公自有妙计,绝非寻常手段。”
唐青锋哼了一声,脸上写满了不信,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双臂环抱胸前,摆出防御的姿态:
“口气倒是不小。我倒要拭目以待,看看你们究竟有何通天手段,敢在唐家堡的地盘上动手,还妄言能成事。”
那人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接触发出一声轻响,目光幽深地看着唐青锋:“唐总管,耐心些。好戏,总要慢慢开锣,时候到了,你自然就明白了。”
他话锋一转,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几分:“中秋将至,我们会扮作献礼的商队。届时,需要唐总管行个方便,提前打点好关卡,放我们的人进去。”
唐青锋立刻摇头,斩钉截铁地说道,眉头紧锁:“不行!内寨防卫森严,皆由门主亲信把持,我绝无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放一支队伍进去。”
那人似乎毫不意外,指尖在桌上划过一道无形的轨迹,语气不变:“我们无需进入内寨。只需抵达后山区域便可。”
唐青锋眯起眼睛,锐利的目光紧紧盯着对方,像是在评估这要求的风险:“多少人?”
“二十”那人吐出两个字,轻描淡写,仿佛在说一个微不足道的数目。唐青锋感到可笑
“二十人?二十口棺材倒是备得下,赵相什么时候如此随意了?”
“二十人为先遣,提前进入,晚间月圆之时,黑袍子也将配合我们的行动。”唐青锋盯着杯中晃动的茶影,忽然转了话头:
“事成之后,《天工千机策》《医毒奇经》归朝廷,《无影诀·摘星手》归我。”
“一言为定”
茶雾氤氲间,唐青锋看见十八岁的自己正在暴雨中挥动三千六百次牛毛针。掌中茶杯突然裂开细纹,如同那年除夕师父当众宣布“青锋勤勉可嘉,琢之已入臻境”时,那年他二十五,师弟二十,唐青锋猛地闭眼。八年前那串银铃笑声仿佛还悬在房梁——他的孩儿总爱攀着后院老梅枝桠,说要摘星子给阿爹制淬毒针。直到某个霜重露冷的清晨,梅枝折在了唐门少主唐昭临的房间里。
醉仙楼外的陆昭翻身跃上马车时,刻意用靴跟叩了叩车板。覆着蓑衣的货物堆深处传来铸铁碰撞的闷响,两匹滇马绷紧的肌肉在皮下滚动。他扬鞭甩出两声炸雷般的空响,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吱呀声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