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孙子教爷爷
第64章 孙子教爷爷 (第2/2页)他脱离小民太久太久了,若非在郊外重新认识了大汉的皇长孙,他压根就不稀得出宫,在未央宫、建章宫享福多好?他要做的就是御下掌控好百官重臣,只要上层稳定,国家就乱不了。
将目光放在北疆,打赢匈奴重新洗刷耻辱比什么都重要。可他却从未想过怎么将这个国家治理的更好一点,怎么能让小民生活的更好一点。
汉武帝沉默了许久,他忽然发现刘进问的问题,他好像一个都答不上来。
当然,也不全是,谷子的贵贱他还是知晓的,仿佛为了挽回自尊,汉武帝道:“谷价比去年便宜了许多。”
“听您老的语气,这是好事?”
汉武帝道:“难道不是吗?谷价便宜了,更多人可以吃饱肚子。”
刘进叹道:“老爷子,您看您就是脱离小民太久了。”
“谷贱伤农呐!”
“粮食便宜了,种植粮食的小民还能得几个钱?又加上高昂的农业税收,得到的钱财比往年更少了,长此以来,小民哪里还能有种田的积极性呢?”
汉武帝若有所思,酒杯放在嘴边,始终没吞下那一口酒。
“那就将粮食价格提高点?”
“谷贵饿农。”
刘进继续道:“当粮食价格过高时,农民为了维持生计或应对其他生活开支,不得不将手中的粮食大量出售。高粮价还会导致投机者囤积居奇,更加剧其他生活物质的价格提高,最后农民会因为存粮不足饿死。”
汉武帝沉思片刻,他觉得他该收回在未央宫对刘进说的话。
有些道理,桑弘羊真未必比他更懂。
当然,这两句经济学谚语也不是刘进说的,是五代冯道说的,他借用一下。
汉武帝蹙眉,问道:“那这贵了也不行,贱了也不行,该怎么办?”
刘进笑道:“您看,您刚才还埋怨我,现在怎么又问我这些了?”
“生活中处处是学问,有些道理你比我懂,但有些方面,你不如我,是不是?”
汉武帝咬牙切齿:“没大没小!”
“行,我不如你,你说说,该如何才行?”
刘进笑道:“和你说也没用呀,你又不是咱们当朝皇帝陛下。”
“其实想要抑制这种行为,无外乎国家出手,平籴存粮。”
“桑大卿之前提过平准法,不过目光对准的都是商业,为什么不想想小民的粮食问题呢?”
汉武帝忽然有些自残形愧的感觉,无论是他还是桑弘羊,似乎从来都没去想过小民的利益,设立平准法的初衷,也只是为了抑制大商贾过度侵占市场利益,而使商业市场崩溃,国家少利。
今天他的好大孙当真给他上了一课,以往不怎么在乎小民的想法和利益,此时心态也稍稍有些改变。
国家想要富强,就不得不去考虑小民对大汉做出的贡献。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慎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经书古籍上都说过治民的重要性,汉武帝也读了很多,但从未像今日这样认真的去品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