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谢小玲的小算盘
第72章 谢小玲的小算盘 (第1/2页)《灵枢·贼风》有言:“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
《素问》中亦有记载:“黄帝曰:古之治病,可祝由而已.....”
中医医术十三科,祝由术独占一科!
为何?
难不成你真以为老祖宗们的脑子都没有你的脑子好使吗?
隋唐时期,太医署特设立“咒禁科”成为官方医学的一部分,直到元明时期才正式命名为“祝由科”,位列太医院十三科之一。
然而。
清朝时期,祝由科却被那群满人皇帝给废除了。
不过即便是被废除了,民间依然有少部分流传了下来。
谢星远作为横跨了清末时期至今的老中医,你要说他不会祝由术也不太可能,那玩意可是学得越多越好,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能用得上呢!
当然了,这话就有点扯远了,还是先说中医卜卦吧!
中医卜卦并不是所谓迷信,也不是用来给人看病的,而是用来推算自身或者是他人有关的运势。
正所谓:医道不分家。
真正厉害的老中医,对于《易经》的研究绝对不弱于他的医术,所以会点卜卦手法很正常吧?!
至于说卜卦推算是不是迷信这回事,事实上老祖宗已经用实力证明了并不是。
要是你卜的挂一点都不准,那只能说明你完全没有读懂《易经》这本书。
现代科学早就已经证明了。
在量子纠缠的作用下,任何物体的关联都存在必然性,历史上许多巧合的事情其实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既然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自然可以通过相应的轨迹来推算了。
而《易经》就是一部揭示天地万物变化规律的古老智慧,它通过八卦、六十四卦的推演,模拟宇宙运行的轨迹,从而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
这特么连宇宙运行的轨迹都可以推演预测,何况是区区的人类个体呢?
谢星远作为活了百余年的老中医,早已将《易经》的精髓融入骨髓,对于很多现代人觉得迷信的事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坚持。
咕咚一声!
很快,桌上转动的古铜币便停止了下来。
谢星远瞥了一眼桌上的卦象,脸上不由得闪过一丝诧异之色道:
“上乾下巽,看来今天会有熟人登门啊!”
熟人,那肯定是原身体主人认识的熟人了,他自己认识的熟人都在另外一个世界呢!
既然是熟人登门,那肯定得先准备泡一壶好茶了!
谢星远笑着收起桌上的几枚古铜币,转头便对着谢宇宁吩咐道:
“乖孙,去给曾祖爷爷我泡壶好茶先,待会儿可能会有熟人登门拜访。”
“哦哦,好,我这就去。”
谢宇宁并未怀疑曾祖爷爷的话,转身便屁颠屁颠的泡茶去了。
一旁的谢小玲不由得瞪大了眼睛,一脸兴奋的拉着谢星远的胳膊道:
“曾祖爷爷,您老还有这本事呢?要不改天咱们去给直播人批挂算命如何?肯定很有意思!”
啪的一声!
闻言,谢星远不禁笑着抬手轻敲了一下谢小玲的脑袋道:
“你这丫头整天就想着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卜卦算命岂是儿戏?”
谢小玲捂着被敲疼的脑袋揉了揉道:“哎呀,人家只是随口一说嘛!不过曾祖爷爷,您这卦真的准吗?待会儿真会有熟人来您老人家?”
谢星远捋了捋胡须,不由得微微一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