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8章 新气象
第一卷 第58章 新气象 (第1/2页)全盛总到现场的第三天,余磊就发现这人,很不一样。
龚经理主动腾出房间,全盛总不住,自己住低一层,跟大家伙同住。
现场集装箱办公室常年风吹日晒的,早已脱皮生锈,为了应付检查,东补西补的,没了样子。
头天下午,全盛总愣是让龚经理找了桶白漆,自己带着两个年轻小伙刷了半面墙,说“住得精神点,干活才有力气”。
两个年轻小伙,依然是余磊和莫清零,主要是看人。
哐里哐当!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余磊被窗外的吵杂声吵醒,扒着窗帘缝一看,全盛总正踩着露水在食堂转悠,手里捏着个旧笔记本,时不时蹲下来摸两把土豆、蛤蜊。
跟在他身后的陈大厨大气不敢喘,手里的蒸锅被风吹的“嘎嘎”响。
北海的天气有时候很潮湿,一口墙壁上全是水珠,地板上湿答答的,就像泼了水一样。
起床,吃饭。
余磊并不晓得全盛总在干嘛?以为就是闲聊餐品、菜品、伙食啥的。听陈大厨一说,才晓得,全盛总在核对菜单,价格,甚至厨房用品啥的。
一个副总干这个?
“余磊,过来。”正啃着馒头呢,张斌捅了他胳膊一下,朝板房门口努嘴。
管成本的。
“不会吧?”余磊听张斌小声嘟囔,管这么细?学诸葛亮呢,事必躬亲。
“唉,”张斌就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而,这还没完。
全盛总站在晨光里,裤脚沾着泥,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是镇政府的通讯录。
“刚跟镇里王书记通了电话,”他嗓门带着东北人特有的亮堂,“后天上午,镇中心小学有个‘海洋小卫士’活动,跟增殖流放放一起办。”
“啥意思?”莫清零都没经历过,“养鱼?”
“养个屁鱼。”余磊听明白意思了,就是公司出钱,但是以前为什么不肯出钱呢?
这一点,他搞不明白。
可是股份制,集团公司这边愿意出这笔钱了,“唉”,这就叫人脉,自己人就是不一样。
企业愿意带动镇里经济、社会发展,人家才乐于帮你,跟人一样都是相互帮忙。
再一想。
以前的领导别说去小学,连镇政府的门都少踏,总觉得“公事公办”就行,碰上个村民来问项目进度,都让保安拦着。
广投那帮领导放不下见面,毕竟人家级别高,而且企业到了处级跟政府调来调去的,低下头去镇里求人办事,这可能吗?
一个省的,处级干部求着科级干部办事,闻所未闻的。
“成军已经去对接了,”
全盛总翻着笔记本,笔尖在“兴港镇中心小学”几个字下画了道线,“你们几个年轻的,跟我一起去。莫清零,你去后勤领点文具,铅笔橡皮啥的,给孩子们带过去。张斌,你开车去对接“增殖流放”,咱们得准备点像样的鱼苗,别让人觉得咱们敷衍。”
“钱么?”不晓得谁说了句,估计是莫清零。
“钱不是问题。”
莫清零眼睛一亮,刚想说“保证完成任务”,被张斌一个眼神按了回去,只敢小声应“好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