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德云楼
第57章 德云楼 (第1/2页)刘唐本是个武痴,如今一朝得悟明劲,自然是精神头十足。
方才瞧见祥子练拳,他一时技痒,便下场过了几招。
如今整个人和车厂,能抗住他劲力走上两招的,也就剩一个祥子。
不过,抛下那份得悟明劲的兴奋,单说眼下,刘唐倒真有几分惊讶。
自己方才已用了六七分劲力,这小子竟然还能熬得住?
尤其是这小子的拳头——真有点硬啊!
就在祥子转身时,刘唐不露痕迹轻嘶一声,装作没事人般摸了摸胸口。
胸口隐隐传来阵痛——他娘的,这小子的力气,怕是比自己都只略逊三分?
真他娘是个怪物!
想到这儿,刘唐假装伸个懒腰舒活筋骨,却忽然开口道:
“祥子,你可想过,去武馆做个学徒?”
祥子微微一怔。
.......
东城,日头暖洋洋的。
刘唐领着祥子、杰叔两个,走在东城街头。
此番出行是私事,加之三人身手都不凡,便没带护卫。
祥子倒是难得有机会,领略此方世界的市井气。
四九城的公家衙门歇工三日,那些个官宦小姐也趁着春风和暖出来走动,一路尽是襦衫或洋裙,
有些讲究时髦的摩登女郎,甚至把白皙肩膀都露了出来,瞧着格外养眼。
东城这种富人区,比起脏乱的南城,自然多了几分繁华。
瑞祥的绸缎、张元的茶叶、仁堂的药铺,招牌一个比一个气派、
穿长衫的男学生搂着穿洋裙的姑娘,在真光电影院门口等着最新上映的黑白电影;
旁边的戏园子里,竹老板的《贵妃醉酒》刚开嗓,票便售罄,没买到票的戏迷挤在门口栅栏,遥遥听里头传来的水袖声,啧啧赞叹。
路上行人如织,一派丰和盛世景象。
刘唐才悟明劲,兴头正高,今儿约了个老友在这儿相聚,便特意喊上了祥子和杰叔。
权当庆祝了。
去的地方叫“德云楼”,是东城里数一数二的名楼,论历史能追溯到大顺朝立国那会儿,听说就连张大帅这次办“佛光宴”,也把楼里几个大厨特意请了去。
张大帅的老母信佛,不沾荤腥,而德云楼几个大师傅最擅长素菜——听说能把豆皮做出鸭肉的味道。
德云楼名声大,花销自然小不了。
且不说二楼那些雅间,光是大厅里一小桌,少说得十块大洋打底。
不过对刘唐来说,这点花销也不算什么。
身为护院首领,他一个月足足能领五十块大洋,更不用说接手矿线后,那些从矿皮子上渗出来的油水,日积月累下来也是个不小的数目。
光粘在矿篓上的那些矿皮矿灰,运到西城去,便能做出最上等的火药——连丁点黑烟都没有的那种。
这可不是贪墨,而是正常“火耗——自打大顺朝就传下来的车厂老规矩,便是刘四爷也挑不出错处。
刘唐性子豪爽,不是那小气的刘虎,这些利润倒也没瞒着祥子。
身为车长,祥子能分润一成——每月足多了五枚大洋!
至于那些个二等车夫,每天也能多落几个毛角。
皆大欢喜。
.......
进了德云楼,早有小厮领着几人往二楼雅间去。
祥子注意到,这德云楼的年轻小厮都穿着绸衫。
不愧是官宦扎堆的东城,果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再细看楼里,不论是来吃饭的,还是那些管事、小厮,都是一副衣冠楚楚、彬彬有礼的模样。
相比之下,自己穿着这身蓝布衫,倒真有些扎眼。
似是察觉到祥子的神色,刘唐笑了笑:“祥子,如今你也是车长了,日后免不了见人应酬,改天也得置办一身好行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