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盛大刺杀
第18章 盛大刺杀 (第1/2页)临北城的北城墙高达近十丈,从远处看犹如山脉般巍峨。
只是这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的防御工事,从镇北王被册封后初步改建一直到现在二十年光景,却从未迎接过一场战事。
它就像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矗立在北境的边缘地带,让荒原上投来了的目光望而生畏。
赵乘风站在这里很有安全感,只是看左右城墙上站满了人,像是蚂蚁般拥挤在一起为了迎接大军归来的百姓,总感觉他们不是那么安全...
可能是前生某些踩踏事件,让他看到人群密集后的下意识反应。
所以他还是开口说了声:“二娘,人太多了,不安全。”
二娘闻言嘴角微翘,赵乘风能够体恤百姓,这么小就有了世子该有的样子让她深感欣慰。
“多派些人去维持秩序,但万万不能扫了百姓迎亲归家的兴致。”
她一吩咐,有副将立刻拱手下去办事。
赵御龙则在一旁:“三弟,你倒是周全。”
赵卸甲没开口,但却蹙着眉头心中暗叹赵乘风才两岁,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些,而自己来到城墙之上,却未察觉分毫人群过多而会产生的安全问题,不由得自惭形秽,心中默念起了九九乘法口诀来排除杂念。
不片刻,天光开始乍破远天的薄云。
二娘看时辰差不多了,就一挥手带着浩浩荡荡的仪仗与北境高官们走下城墙,准备恭迎镇北王班师回家。
而当他们来到城门外列开队列之后,一副所有普通平民都在城墙上,而北境的权贵们却在他们的下方城墙外恭候的有趣画面就诞生了。
赵乘风虽然身处其中,自然也察觉到了这副场景之下的心思。
要说二娘不是刻意而为之,显然是不尊重她的政治智慧,想来这种细节上的体现,也正是北境能够以一州之力对抗大荒十二部族的根本原因。
只是还未来得及深思,大地开始有节奏的震颤了起来,人未到,声先至,浩荡的声势引发了今天本来就格外亢奋的人潮欢呼。
许多人都纷纷流下了滚烫的泪水,是庆贺北境的胜利,也是缅怀在胜利之中所做出牺牲的英雄。
然后一种前所未有的肃穆开始笼罩四野。
几乎只是几个呼吸间,城墙上下哪怕万万人聚集在了一起,却也只能听到城门前护城河里的活水流动之声。
赵乘风处于这种场景里也被感染,如果非要形容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最相似的可能是前生第一次去首都时看升旗仪式。
这种所有人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起骄傲一起自豪的情感力量十分强大,在内心不受控制的喷涌而出。
只是前生激发出这种情感的是国歌音符,此时此刻是脚下极具韵律的震动。
而当那面属于北境的猩红战旗终于出现在盼星星盼月亮,盼了三个多月的百姓瞳孔中时。
之前一切的静谧仿佛都只是在储存情绪力量,后一瞬间百姓们爆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与呐喊。
眼前的世界开始摇晃,赵乘风感觉头皮发麻的同时,看到了视线尽头处,地平线上越来越多的墨渍开始涌现,然后连成一线,铺天盖地宛如黑色浪潮般迅速放大,汹涌而至。
赵乘风心神激荡间,忽然蹙眉。
因为他发现,本来如同海浪一般快速席卷而来的北境黑骑忽然定格。
多数人在这一瞬间察觉不到远方的战士们止住了马蹄,但爆炸后的他可以,他甚至能在集中注意力之下,能看到冲在最前面的那位举着猩红旗帜的骑兵也蹙起了眉头,并回头张望。
于是没过多久人们也发现了异样。
二娘被一群军中高官围拢,她迅速的做出了一个极其扫兴的决定:“先都撤回城中。”
……
不到半刻钟之前,回家路上的镇北军上下一片欢声笑语。
在得到上级吩咐,即便是马上到家了也不能丢了军纪军风的命令之后,儿郎们都打起了精神,想用最威风的一面回到父老乡亲的怀抱之中。
但一匹快马,背负着一位满身是血的校尉很快追上了镇北军,以急报的姿态一路来到了移动中的中枢军帐。
“报,昨夜大荒骑兵连夜突袭我军前哨阵地....”
高座之上,宛若一座山的赵擎山一挥手:“重点?”
“前方二十二座前哨皆未传出信息,应该都已无声战死,我看见了大荒王帐的单于拓峰!”
“末将...应该是他们故意放回来的!”
说到这里,这位校尉抹了满是血与泪的脸,终于忍不住扑倒在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