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美国投资团队
第180章 美国投资团队 (第1/2页)他回答道:“我对校内网的发展前景一直很看好,这一轮融资,我确实有参与的打算。”
他顿了顿,想起沐紫晨的事,补充道:“正好,我也有点其他事情想和你们团队当面聊聊。”
“好的,陆总。”
王美团在电话那头应承下来,“我人一直在北京,您随时方便都可以联系我。”
“至于下一轮融资的正式谈判,我们暂定在五天之后。对方是一家美国的投资机构。”
“如果您有兴趣参与,可以提前过来,或者当天过来都可以。”
“行,我知道了,到时候我会联系你。”
陆阳说完,便挂断了电话,他并没有告诉王美团自己此刻人就在北京。
放下手机,陆阳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
五天之后就开始正式谈判?
这说明王美团团队早已和那家美国投资机构接触多时,甚至可能基本谈妥了框架,直到临门一脚才通知他这个拥有20%股份的重要股东。
这背后传递的信号再明显不过,王美团他们对于陆阳这个投资人,并不十分认可,甚至可能心存戒备,不希望他过多介入。
陆阳回忆起前世所知的信息,2006年年中,校内网确实接触过一家美国投资机构。
但最终因为对方希望联合其他机构共同投资,以此分摊风险,而被王美团团队拒绝,导致融资流产。
“不知道这次是不是同一家……”
陆阳暗忖,“但即便还是那家,历史也未必会简单重演。”
他知道,王美团团队很有主见,绝不会轻易妥协。
“我倒想看看,你们这次能搞出什么花样来。”
陆阳在心中冷笑。
他深知这个时代的一种普遍心态。
许多创业者对“外资”有着近乎盲目的推崇和信任,认为它们更专业、资源更广、品牌背书更强。
即便他陆阳开出完全相同的条件,王美团团队大概率也会优先选择那家美国机构。
从王美团这通近乎“通知”而非“商议”的电话里,陆阳已经感受到了浓浓的疏离感和不信任感。
事实上,陆阳不知道的是,王美团不仅是对他,可能对绝大多数试图控股或深度影响公司的投资人都怀有本能的警惕。
他的策略始终是多接触、多比较,分散融资,极力避免任何单一投资方获得过大的话语权。
随后的几天,陆阳索性放松下来,陪着陈云曦在北京城里逛了逛。
只是有李兰这个锃光瓦亮的大灯泡时刻在场,陆阳什么额外的进展也没能实现。
很快,校内网新一轮融资谈判的日子到了。
陆阳按照前一天晚上与王美团确认的时间,只带了张涛一人,准时来到了校内网位于中关村附近的简陋办公室。
到达之后,他一眼就看到了王美团和他的联合创始人团队。
不过,从他们频频向外张望、整理衣着的动作和期待的表情来看,他们的热情显然不是冲着他陆阳的,而是在焦急地等待那家美国投资商的代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