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丹炉玄妙,童子行踪
第八十三章 :丹炉玄妙,童子行踪 (第1/2页)“来了!”齐云心中了然,这是他第一次在清醒状态下“目睹”穿越回归的过程。
他气定神闲,不再有初时的惶恐,心中是一片澄澈的沉静,如古井映月。
凝神感受着这超乎想象的玄奥。
身体仿佛失去了重量,又似被无形的潮汐推动,从这幅名为“大乾”的鲜活画卷中被硬生生地“抽离”出来。
过程极快,却又仿佛被无限拉长。
仅仅一个吐纳之间,眼前那褪色、扭曲、如同隔着一层晃动水波的景象,便如同被重击的琉璃,“哗啦”一声彻底崩解、湮灭!
视野骤然一暗。
熟悉的、带着腐朽尘埃气息的阴冷空气涌入鼻腔。
脚下是凹凸不平的碎石瓦砾。
齐云已稳稳站在了五脏观的废墟之上。
周围是永恒的昏暗,只有残破的殿柱和倾倒的梁木勾勒出凄凉的剪影。
“啧,可惜了九江府客栈里那几味上好的老药。”
齐云唇齿间逸出一声轻叹,惋惜是有的,却似水过石面,转瞬无痕。
心念微转,右手指尖“噗”地一声轻响,一簇绛狩火苗凭空腾起。
火光瞬间撕裂了周遭数尺的浓稠黑暗,将他挺拔的身影投射在犬牙交错的断壁之上,随火光摇曳。
他并未急于下山,左手提剑,剑尖斜指地面,绕着废墟的核心地带,踏着碎石与朽木,开始谨慎地巡弋。
绛狩火光如同活物般,扫过每一处阴影。
腐朽成絮状的木料、棱角狰狞的碎裂青砖、在死寂中疯长的枯黄荒草。
确认暂无凶险蛰伏,他这才缓步走向废墟中央那尊始终屹立不倒的黝黑巨物。
那尊饱经沧桑的巨大丹炉。
炉身沉黑,遍布岁月啃噬出的斑驳蚀痕,触手冰冷坚硬,散发着青铜冷铁般的重量感。
齐云伸出右手,指尖那簇暗红火苗,如同试探的蛇信,轻轻舔舐向冰冷的炉壁。
炉壁沉寂依旧,寒意刺骨。
他眼中精光以闪。
丹田深处,那枚沉浮绛狩丹丸猛地一颤!
随即轰的炸开!
指尖那簇小小火苗轰然暴涨!
瞬间凝聚成拳头大小,火舌狂舞,凶猛地舔舐着冰冷的炉身。
这一次,异变陡生!
在绛狩火持续不断的灼烧下,黝黑炉壁的某处,一点极其微弱、却纯粹如星芒的金色光点,如同沉睡万古的星辰被强行唤醒,骤然刺破黑暗!
紧接着,是第二点!第三点!
无数细碎的金色光点争先恐后地涌现、挣脱束缚!
它们沿着炉壁上那些原本隐匿难辨、几乎与炉体融为一体的玄奥纹路,如同奔淌的熔金,迅速蔓延、连接、贯通!
不过数息!
一道繁复至极、神秘莫测、透出洪荒古拙气息的金色符文,如同活过来的远古图腾,清晰地浮现在丹炉一侧的炉壁之上!
金光流转,符文仿佛拥有了生命般,随着火焰的节奏缓缓明灭、呼吸!
一股与绛狩火隐隐共鸣的温热气息随之弥漫开来,连带着周围的光线都微微扭曲!
“果然如此!”齐云心中大喜,眼中精光爆射,“不是丹炉无神异,是此前我的绛狩火太过微弱,不足以唤醒它!”
他全力催动绛狩火,火球温度再升,试图点亮旁边隐约可见轮廓的第二道符文。
然而,任凭他如何催动,绛狩火已到极致,炉壁上的第一道符文金光稳定流转,却再无新的光点被点燃。
第二道符文依旧沉寂在黝黑的炉壁中。
良久,齐云额头已见细汗,绛狩丹丸的旋转也略显迟滞。
他终是无奈地叹了口气,缓缓收回了手掌。
掌心火球熄灭,炉壁上那道璀璨的金色符文也随之迅速黯淡下去,最终重新隐没于黝黑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此炉与绛狩火、玉简同源,定非凡物。蕴养玉简之器,岂是寻常?”
齐云抚摸着犹带余温的炉壁,目光深邃,“玄机已明,关键仍在绛狩火!
待日后此火再有精进,定能揭开丹炉全部奥秘!”
未能尽窥全貌虽有遗憾,但明确了方向,已是一大收获。
收起对丹炉的探究之心,齐云提着剑,再次走向废墟边缘。
目光扫过那条通往山下、掩映在荒草中的小径,他并未立刻下山,而是转向平台边缘,目光锐利地投向下方那个熟悉的斜土坡。
石人童子曾栖身的土坑。
那诡异石人的去向,始终是他心头一根刺。
他纵身,轻盈落在斜土坡上。
绛狩火的光芒仔细扫过土坑周围。
坑内空空如也,但坑边松软的泥土上,赫然印着一连串清晰而深重的脚印!
那脚印形状奇特,带着棱角感。
脚印一路延伸,指向斜土坡的边缘,然后…消失。
齐云心中一凛,几步抢到土坡边缘,目光如电般扫向下方的下山路径。
小径上覆盖着落叶与尘土,然而…干干净净!
自斜土坡边缘以下,再无半个类似的脚印!
仿佛那石人童子走到此处,便凭空消失,或者…直接踏入了虚空?
“难道…它‘活’过来,自行下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