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内鬼现形
第四十五章 内鬼现形 (第2/2页)大李村数据中心弥漫着死一般的寂静。服务器机柜的指示灯全部熄灭,技术人员徒劳地尝试各种恢复手段。小武站在窗前,看着夕阳将试验田染成血色,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感席卷全身。
三年的心血,数千万条数据,就这样化为乌有。没有种植模型,没有客户档案,没有土壤分析......他们仿佛一夜之间回到了创业初期的原始状态。
“武总......“小陈红着眼睛走过来,“我们试了所有办法,连军方数据恢复专家都说......“
小武摆摆手打断他,目光落在墙上那张大李村全貌照片上。照片里,蜿蜒的田垄如同大地的指纹,每一道曲线都诉说着农人与土地最原始的对话。他突然想起老支书田立仁常说的话:“庄稼人靠的是脚踩泥土,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机器。“
一个疯狂的想法如闪电般劈进脑海。
“晓薇!“小武猛地转身,“立刻联系所有签约农户!每家每户,一定有人工记录的种植日志!“
林晓薇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是的,尽管推广了数字化种植,但老一辈农民始终保持着在日历上记录农事的习惯:哪天播种、哪天施肥、哪天除虫......这些泛黄的纸页上,镌刻着最原始的农业智慧!
“还有收购站的纸质存根!“赵二虎一拍大腿,“老刘头死活不肯用电脑,所有交易都记在账本上!“
“合作社的手写检测报告!“
“我家地头的天气记录板!“
“村委会的种植补贴登记表!“
希望的火种一个接一个被点燃。是的,数字世界可以一键清空,但那些渗透在生活肌理中的农耕记忆,那些写在作业本边缘的零散笔记,那些口耳相传的种植经验,是任何黑客都无法抹去的!
三天后,村委会的会议室变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复原中心。上百位村民自发带来各种记录本,大学生志愿者团队负责录入。七十岁的李大爷甚至翻出了二十年前的种地日记:“我这人记性差,从包产到户就习惯写两笔......“
小武抚摸着那些泛黄的纸页,指尖感受到微微的凹凸——那是钢笔留下的岁月痕迹。在这些原始记录面前,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也不过是个傲慢的孩子。
“武总!“小陈突然从电脑前抬起头,声音颤抖,“您得看看这个......“
屏幕上是一份刚刚整理出来的异常记录汇总。在对比各家各户的种植日志时,小陈发现了一个诡异的规律:凡是GS-7表现出特殊抗病性的田块,都曾使用过村北老井的水源灌溉。而这口井的水,从未被纳入智慧农业系统的监测范围!
“我们犯了个致命错误。“小武的声音因激动而发紧,“一直以为是土壤或品种的原因,其实是水!那口井里可能含有特殊的矿物质或微生物!“
林晓薇立刻调出地质地图:“老井的位置......正好在断裂带上!如果地下有稀有元素渗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口被遗忘的老井上。它就像大李村土地上一只沉默的眼睛,默默注视着这场围绕GS-7展开的生死博弈,保守着自然最古老的秘密。
“立刻组织取样!“小武抓起外套,“这次我们亲自送去北京,不走任何网络......“
话音未落,他的手机突然亮起一条加密信息。发件人显示为乱码,内容只有短短一行字:
「井水样本已取走。你们永远慢一步。——G.F」
小武冲向窗边,正好看到一个黑影骑着摩托车驶离村北老井的方向。那人回头望了一眼,虽然距离太远看不清面容,但那个挥手告别的动作,与王思远被押上警车时最后的姿态一模一样!
“不可能......“林晓薇脸色煞白,“王思远明明还在医院被严密看守......“
小武的血液瞬间冻结。他们抓到的“Golden_Farmer“,或许从来就不是真正的“黄金农夫“。那个在暗处操控一切的黑手,那个连楚天南和马天德都只是棋子的幕后主使,此刻正带着最后的秘密扬长而去。
夜幕降临,大李村的灯火次第亮起。而在远方的高速公路上,一辆没有任何标识的黑色越野车正驶向未知的目的地。车内,戴着银色手套的手轻轻摇晃着一支装有井水样本的试管,月光透过玻璃,在液体中折射出诡异的金色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