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嚼舌根惨案'(23)
第49章嚼舌根惨案'(23) (第1/2页)沈砚和张薇走进赌坊,喧闹声突然静了一瞬,大家看了他们一眼,便又继续赌。
老板娘眼尖,老远就认出了沈砚,走到跟前便福了福身。“沈公子大驾光临,真是让我们这蓬荜生辉。
想必这就是张姑娘吧,快里面请。”
沈砚抬手回了个拱手礼,“不知我们前来,可否有打扰到老板娘?”
“瞧您说的,哪有什么打扰不打扰的。”老板娘连忙侧身引着两人往里走,转头冲里间喊了一嗓子。“刘管事!赶紧泡一壶最好的雨前龙井来,给沈公子和张姑娘解解乏!”
“好茶就不必了。”沈砚的脚步顿在大堂入口,目光扫过那些围着赌桌的赌客,声音比方才沉了些。“我们此次前来,也就是想向老板娘和刘管事了解一些事情,不必这么费心。”
老板娘脸上的笑意僵了一瞬,随即又软下来,引着两人往西侧一间僻静的账房走去。
“沈公子有话尽管问,只要是我知道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账房里弥漫着纸张和墨汁的气息,靠墙的书架堆得满满当当,既有账本,也混着些翻旧的话本。
桌案上还散落着几枚骰子和一副没理完的骨牌,与外面的喧嚣隔着一道木门。
刘管事很快端着茶盘进来,见了沈砚便躬身行礼。
“真不必客气,我们就来了解点事,这茶岂不是破费了。”
“为沈公子泡茶,哪怕您不喝,小的也乐意。”
“老板娘,刘管事,前几日李裁缝他们来赌坊玩乐的时候,可有提起过苏老板?”
“没有。”老板娘摇了摇头。
“我也没听他们提起过。”刘管事也跟着摇了摇头。
沈砚没说话,起身走到书架旁,目光扫过架上的书册,最后停在墙上挂着的一幅字画上。
那是一幅山水图,笔触苍劲,右下角钤着贺山的印章。
他伸手虚指了指画框,“这画出自名家贺老先生之手吧?”
“正是。”刘管家点了点头,满眼欣喜。
“方才在秦府,刚好也瞧见一副,笔法气韵倒是相差无几。”
刘管事脸上露出几分得意,“沈公子好眼力!这确实是贺老先生的真迹,是我们老板生前花了五百两银子从一个古董商手里买来的。
贺老先生的真迹金贵得很,整个大召国也凑不齐二十副,我们这副能挂在账房,也算是镇场子的物件了。”
“沈公子若是喜欢,我这就让人取下来送你。”老板娘说着就要招手叫伙计,语气里满是慷慨。
“不可不可。”沈砚连忙伸手拦住,语气诚恳。“君子不夺人所好,老板娘的心意我领了。这字画是贵坊的宝贝,我怎能夺爱?”
老板娘见他态度坚决,也不再坚持。
张薇站在一旁,悄悄打量着账房里的景象。书架最下层堆着几箱赌具,骰子的棱角被磨得光滑,骨牌上的纹路却依旧清晰。
窗外传来赌客们的叫喊声,时而高亢如欢呼,时而低沉如叹息,一浪高过一浪,像是要把这小小的账房也掀翻。
她心里忽然泛起一阵凉意,想起之前听街坊说的,有人为了翻本,把家里的田地都当了,最后落得妻离子散的下场。
也不知今夜一过,这里又有多少人要输得倾家荡产,带着满心悔恨离开。
“这字写得好!”沈砚的目光,被桌案上摊开的一本字帖吸引。
“就随手写写罢了。”
“刘管事谦虚了。”沈砚走过去俯身细看,只见纸上写的是楷书。“这笔锋利落,结构端正,虽不及名家那般气韵天成,却也透着几分功底。”他不由得赞了一声:“这字写得是真好!笔力沉稳,倒是少见的好楷书。”
“沈公子过奖了,就是小人平日里没事,照着字帖瞎写的,登不上大雅之堂。”
“哪里的话,这般好字,怎么能说是瞎写?”沈砚抬头看向刘管事,语气带着几分真切。“我近来正想练一练楷书,不知刘管事可否送一本与我?”
刘管事一听,连忙伸手去拿桌案上的字帖,刚要递到沈砚面前,老板娘却突然伸手按住了字帖。
她脸上依旧带着笑,语气却比刚才软了些。“沈公子,这字帖有什么好的?刘管事的字虽说看得过去,可比起那些名家来,还差着远呢。
我这里收藏了好几本名家写的字帖,有前朝柳公权的拓本,还有当今书法大家周先生的真迹,那才配得上沈公子的身份。”
刘管事的手僵在半空,随即也反应过来,连忙收回手,跟着帮腔。“是是是,小的这字马马虎虎,确实不值得沈公子收藏。
老板娘那里的名家字帖才是真宝贝,沈公子还是拿那些去临摹才好。”
沈砚看着两人一唱一和,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却没再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老板娘很快从里间的柜子,取出一个锦盒,打开后里面放着两本字帖,纸页泛黄,一看就是有些年头的物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