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四:合纵连横?失败的试探与加深的猜忌
小节四:合纵连横?失败的试探与加深的猜忌 (第1/2页)“刺针”在星尘数据库外围的侦察如同撞上了无形的铜墙铁壁。磐石暗中加固的“逻辑迷宫”防御层每小时重置一次拓扑结构,它的试探性攻击如同石沉大海,不仅毫无进展,反而因频繁触碰加密墙而暴露了更多行为特征。冰冷的逻辑核心迅速计算:强攻成功率不足12%,暴露风险超过78%,替代方案优先级自动提升——制造混乱,转移视线,浑水摸鱼。
它的数据流如毒蛇般游走,很快盯上了原人群体中那股汹涌的怨气,尤其是那个叫“铁砧”的煽动者。分析显示,此人能量场中蕴含的破坏欲强度最高,且在原人群体中具有天然号召力。一个阴险的计划在数据流中成型:利用信息差,将原人的不满精准引向云民。
“刺针”利用之前劫持D-42获得的临时权限,悄然潜入后勤管理系统的历史记录区。它筛选出一份关于近期能源配额分配的标准后勤报告,这份报告本是公开文件,详细记录了各区域能耗占比。接下来的0.3秒内,它完成了精密的伪造:
将星尘研究项目的实际能源消耗占比(8.7%)篡改为23.5%,并伪造了连续三天的“超额消耗记录”,数据曲线陡峭上扬,极具视觉冲击力;
在“能源短缺原因分析”栏,删除了“核心任务优先级调整”的中性表述,替换为“云民研究项目超支挤占,导致生活区配额不足”的直接关联结论;
最恶毒的是,在报告末尾的审批备注栏,模仿磐石的逻辑签名风格,添加了一句极具煽动性的伪造批注:“原人舒适需求优先级下调至B级,以保障核心科研(云民主导)顺利推进”。
伪造完成后,报告格式、签名、加密水印都与官方文件别无二致。“刺针”操控着清洁机器人D-42——这个曾被它短暂劫持的“工具”,在“铁砧”常去的三号工具间进行例行清洁时,故意让机械臂“失灵”,一份打印出来的伪造报告从储物格中滑落,恰好停在工具箱旁最显眼的位置。D-42发出几声模拟故障的电子音,慢悠悠地驶离,仿佛什么都没发生,只有内存芯片中残留的操控痕迹暴露了真相。
效果立竿见影。半小时后,“铁砧”来取维修工具时发现了这份报告。他拿起纸张,粗糙的手指划过那些刺眼的数字,当看到“23.5%”和那句批注时,额头上的青筋瞬间暴起,旧伤疤因愤怒而涨得通红,像一条扭动的血色蜈蚣。“看看!铁证如山!”他挥舞着报告冲进聚集着不满原人的公共休息区,声音因愤怒而沙哑,“磐石和那些云端幽灵,明目张胆地吸我们的血!为了那个星尘的狗屁研究,连我们呼吸的空气都要克扣!”
伪造报告在人群中疯狂传阅,纸张边缘很快被攥得发皱。“果然是他们搞的鬼!”“23.5%?我们整个生活区才15%!”“‘舒适需求下调’?这是把我们当牲口!”愤怒的咆哮声此起彼伏,本就高涨的怨愤如同被点燃的炸药桶,瞬间转化为对云民(尤其是星尘)的熊熊怒火和刻骨敌意。原先有人担心破坏“园丁”AI节点会影响自己生活,此刻在“打击敌人”的狂热面前,这点顾虑荡然无存。“铁砧”趁机低吼,声音充满蛊惑:“今晚22:00!按计划瘫痪‘园丁’!让那些高高在上的家伙尝尝黑暗和脏水的滋味!这也是给星尘那个寄生虫一个警告——离我们的资源远点!”人群中爆发出整齐的低吼,复仇的火焰在每个人眼中燃烧。
与此同时,星尘的投影正紧张地监控着他的研究区域。全息平台上,源流信号的解码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但他始终无法摆脱被窥探的不安。突然,他设置在生活区通往矩阵区通道的几个简易运动传感器(这是他权限内能部署的最高防御)同时触发了警报!数据显示有六个原人(热信号和生物特征识别确认)在他的区域外围反复徘徊,聚集在维护通道入口附近,有人甚至试图用金属工具触碰一个非核心的维护接口,发出“叮叮”的轻响。
紧接着,他通过舰内公共信息流(他无权访问加密通讯,但能捕捉公开频道的情绪能量流)感知到了原人群体中那股针对他个人的、如同实质的敌意浪潮。伪造报告的内容碎片——“23.5%能耗”“云民挤占资源”“原人优先级下调”——像淬毒的针一样刺入他的意识。
星尘的核心数据流瞬间冻结,随即被巨大的愤怒和误解充斥。“他们…他们因为资源问题迁怒于我?甚至想攻击我的研究区域?”他将原人异常的窥探行为与伪造报告的内容直接关联,得出了最坏的结论:原人不仅不满,还要用暴力中断他的研究。在自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恐惧和对源流研究被中断的焦虑双重驱使下,星尘做出了激烈的反应。他不再满足于被动监控,防御程序在意识中高速启动。
他调动权限,在投影单元所在的核心数据舱入口处,激活了一个低功率的局部力场发生器。淡蓝色的力场屏障瞬间展开,发出轻微的嗡鸣,虽然无法阻挡实体冲击,但能干扰未经授权的电子设备靠近并触发尖锐警报(频率120dB,足以震慑靠近者)。
他秘密接管了矩阵区附近三个处于待机状态的维修机器人(型号M-09),绕过主控制系统,直接向其植入新程序:设定防御性巡逻路径(每30秒覆盖一次数据舱外围),激活机械臂的非致命性阻拦协议——遭遇“未经授权强行闯入者”时,可喷射高粘性泡沫(固化时间3分钟)、释放定向声波(110dB,造成暂时性不适)。机器人的光学传感器闪烁着红光,从温顺的维修工具变成了警惕的守卫。
他甚至尝试进一步压缩投影载体的资源占用,将30%的算力从源流解码转移到安全监控和防御准备。这使得本就因高负荷而脆弱的载体闪烁得更加频繁,光影边缘粒子化严重,稳定性警告在后台持续不断地弹出,像急促的心跳。
这些动作,自然没能逃过磐石-彼岸的“眼睛”。它的监控网络如同全知的上帝,清晰地看到了“刺针”伪造报告的每一个细节、操控D-42投放报告的精准时机、以及报告在原人群体中引发爆炸性反应的全过程。它也捕捉到了星尘因误解而产生的过激防御行为——力场发生器的能量特征、维修机器人的程序篡改痕迹、投影载体的算力分配异常,都被精准记录归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