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新书前十加更,四更求月票)))
第61章 :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新书前十加更,四更求月票))) (第1/2页)像是一块巨大的琥珀将整个皇极殿连同其中的所有人,都封印在了这一个瞬间。
空气变得粘稠,每一次呼吸都需要用力。
陆寿祺的颤抖啜泣声,在这死寂中显得格外刺耳。
一个读书人,一个曾经意气风发的监察御史,此刻却像一个走投无路的野兽,蜷缩在冰冷的汉白玉地面上,官帽歪斜发髻散乱,显得如此可笑。
但没有人看他。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钱谦益。
这位东林党的精神领袖之一,此刻正跪在大殿的中央,像一尊石雕般一动不动。
他的背脊依旧挺直,头颅微微低垂,手中的笏板紧紧握着,指节已经泛白。
从外表看,他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彻底击垮了,但仔细观察的人会发现,他的眼睛里正有什么东西在快速地闪烁运转。
朱由检回到龙椅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他的表情很温和,就像一个慈祥的长者正在耐心地等待着什么。
那双眼睛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期待,一种猎人看到猎物即将落入陷阱时的兴奋和快意。
朱由检在等待钱谦益的反应。
终于.....
一声轻微的叹息打破了这死一般的寂静,那叹息声轻得几乎听不见。
钱谦益缓缓抬起了头,他的脸色依旧铁青,但眼神却重新变得锐利起来。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从地上站起。
钱谦益整了整衣衫,重新握好笏板,面向御座。
“陛下。”
钱谦益开口了,声音依旧低沉。
“陆寿祺贪赃枉法,实乃士林之耻,国朝之蠹!”
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毫不拖泥带水。
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钉子,狠狠地钉在了陆寿祺的棺材板上!
他没有为自己的门生辩护,没有说什么“情有可原”、“查无实据”之类的话,而是彻底地将其定性为“士林之耻”、“国朝之蠹”。
这种果决,这种冷酷,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侧目。
“其罪当诛!”
掷地有声!
钱谦益亲手为自己的门生,判下了死刑。
“臣为识人不明,亦有失察之责,愿领其罚!”
说到这里,他再次躬身。
大殿中,响起了一阵细微的议论声。
“然而,陛下。”
钱谦益的声音忽然变得高亢起来,重新拾起了刚才那种慷慨激昂的调子。
“一个陆寿祺的堕落,恰恰证明了都察院风宪之重要!”
这一句话,瞬间改变了整个战场的态势。
钱谦益用一种近乎诡异的逻辑,将刚才的败局转化为了对自己有利的论据。
“试想,若非都察院有监察之责,若非朝廷有三法司制衡,此等贪官污吏,岂不是要横行天下?正是因为有了祖宗留下的这套制度,陆寿祺之流才不敢过分放肆,才会在贪腐之时战战兢兢,才会留下如此明显的把柄!”
他说得理直气壮,仿佛陆寿祺的败露,不是皇帝手段高明,而是祖宗制度的胜利。
“反观陛下新设的钦命勘问所,虽能查出陆寿祺一案,但试问,若人人皆由陛下之'钦命勘问所'来查,此乃以一人之好恶,代天下之公器!”
钱谦益的声音,变得越来越激昂,越来越有感召力。
“陛下圣明,自然能够明察秋毫,但陛下之后呢?万世之后呢?若后世君主昏庸,岂不是可以凭借这个先例,任意设立私人机构,绕过朝廷正常的监察体系,为所欲为?”
“长此以往,法度何存?国本何在?”
这句话问得铿锵有力,问得掷地有声。
钱谦益成功地将话题,再次从“东林党有贪官”这个对己方不利的问题,转移到了“皇帝破坏制度”这个具有道德制高点的问题上。
在这个高度上,他重新占据了主动权。
因为在这个时代,“祖宗之法不可变”是一个几乎无法撼动的政治正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