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改良造纸术
第16章 改良造纸术 (第2/2页)王卓君就这样被王莽派小黄门把她撵走了。
看来,这画大饼不能画的这么早,回去的路上,王卓君总结着。
不过,王卓君回屋就放心的开始晒竹子,新鲜的带有水份的竹筒,并不适合当做烟花的外壳。
所以需要曝晒,将竹子的水份晒干。
长安八月的天气很热,雨水也不多,正适合晒竹竿。
看着院子里堆满的竹子,王卓君瞟了眼张合,又瞪着中间的竹子。
张合也挺无奈:“您吩咐的事情,自然是多多益善,况且竹子涨势很快,今年砍得,过两年就能长出来。”
王卓君听到竹子的涨势很快,想起大父书桌上一堆的竹简,忽然想起,她怎么忘了造纸术了?
其实西汉也是有纸的,只是那些草纸质地粗糙且容易晕染,不能用于书写。
直到东汉蔡伦改良了造纸术,纸才开始慢慢替代竹简。
王卓君看向张合:“你去给我拿些草纸来,再去纸坊找几个人。”
还好是在上林苑,上林苑面积很大,而且有多个工坊,这些工坊生产的东西一方面供给皇室,一方面也对外出售,属于少府经营的产品。
王卓君说完,又抬手拦住他:“算了,还是我同你一起去吧。我想现场看看草纸是怎么做的。”
张合赶紧跟在王卓君身后:“郡主,要不叫上香月?”
“也行。”
知道小张叫上香月是为了保护她,王卓君也没反对,香月身手好,多个人也能帮忙干活儿。
造纸工坊离建章宫很远,王卓君走着走着就走不动了,毕竟才五岁,体力有限。
于是已经十一岁且身形高挑的香月就背起王卓君继续往纸坊走。
走进纸坊的院子,就看到里面一排排晾晒的黄色麻纸,粗瞧着就能看出上面还留有清晰的植物纤维,王卓君不用开口,那边张合已经快步上前,找到纸坊的主管沟通起来。
这个皇宫,跟皇帝有关的消息传得最快。
王卓君刚跟在王莽身边没两天,阖宫上下就都知道了她的名号。
工坊的管事是一位女官,女官制度是早几年从王莽开始参政没多久,就帮忙给当时的太后王政君建立的制度。
王政君接纳这种选拔制度的理由也很简单,这种制度能让她更好地管理后宫,后宫制度清晰,便于管理,她才有更多时间投入到前朝的朝政上。
无论是宦官还是女官,能够成为有品级有俸禄的宫人,皆是需要层层选拔,且每年还会进行一次年度考核,只有业务考核过关的人才能继续保有品级。而选拔考试,却不是年年都有,一般会在空缺超过十人以后,才会针对空缺进行一次选拔考试。
因为后宫管理的内容很细,很多部门工作内容对专业性要求极高,所以一般很少存在跨部门考试。
王卓君也并不是很了解女官制度,只是大概知道女官共分五等,在母妃身边伺候的壁月和秋月两个贴身侍女为四等的中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