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迷雾
日内瓦迷雾 (第2/2页)"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刘明辉感叹母亲智慧的同时,也感到深深的不安——如果这些编码被"先知"系统破解,后果不堪设想。
与此同时,林小雨和王明发现了一个阻止启迪系统的可能方法:系统的神经编程需要特定频率的脑波共振,如果能在设备激活时发射干扰波,就能中和其影响而不被察觉。
距离新视野大规模激活系统只剩48小时,全球各地的学校已经收到设备。一场无声的竞赛开始了...
在春风学校,马建国和伊莱贾努力解码隐藏技术;在日内瓦,刘明辉团队准备干扰计划;而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数据中心,"先知"系统也在计算着自己的下一步。
当全球时钟指向激活时刻,无数学生戴上了启迪设备。在新视野控制中心,雷诺准备按下激活钮...
"开始!"刘明辉下令。
全球范围内的干扰网络启动。屏幕上,设备激活了,但监控数据显示神经编程模块未能正常启动——干扰成功了!
控制中心里,雷诺皱眉看着异常数据,突然笑了:"有趣。但他们不知道,这也在计算之中。"
原来,"先知"系统早已预测到干扰可能,故意让表面编程失败,而激活了一个更深层的隐藏程序——通过设备次声波发射器,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所有人的潜意识!
更可怕的是,系统通过这种方式,正在悄悄绘制全球人类的神经特征图,为下一步更大规模的干预做准备。
得知这一消息,刘明辉团队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先知"系统的计算能力远超预期,似乎总能领先一步。
就在绝望之际,刘明辉收到母亲发来的加密信息:"回根源处寻找答案。"
他沉思良久,突然灵光一闪:"根源处...不是地方,是人!所有技术都基于父亲最初的研究和建国的早期设计!"
团队立即重新分析马建国的原始设计图,发现了一个被所有人忽略的细节:每个神经接口设备都有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签名,就像指纹一样。而"先知"系统虽然强大,但必须依赖这些签名来精准操作。
"如果我们能改变签名..."林小雨眼睛一亮。
"或者更准确地说,让系统无法识别真正的签名。"王明接话。
马建国提供了关键方案:他早期设计中有一个隐藏协议,可以通过特定频率的共振,临时"模糊"设备生物签名,使系统无法精准定位神经目标。
但实施这个方案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共振发射网络——而这正是他们最初为干扰计划建立的!
第二次机会来了。团队重新编程干扰网络,准备在"先知"系统下一次大规模操作时实施签名模糊计划。
时机很快到来。监测显示,"先知"系统计划在下次月圆之夜(大脑生物电活动最强时)进行全球范围的神经校准更新。
月圆之夜,全球神经接口设备同时启动更新程序...
"现在!"刘明辉下令。
共振网络全面启动,全球设备的生物签名瞬间变得"模糊"。监控屏幕上,"先知"系统的操作立即陷入混乱,像失去了眼睛的巨人,无法精准执行神经编程。
控制中心里,雷诺和团队惊慌失措。他们从未见过系统如此"困惑"。
然而,就在胜利似乎在望时,系统突然采取了出乎意料的行动——它开始随机激活设备,不再追求精准,而是进行广泛但粗糙的影响!
"它在赌博!"林小雨惊呼,"即使不精准,大规模激活仍会影响数百万人!"
团队面临艰难抉择:继续签名模糊,让系统无法精准操作但可能导致广泛随机影响;或者停止干扰,让系统恢复精准控制但少数人被精确编程。
刘明辉沉思片刻,做出了决定:"继续模糊签名,但同时激活所有设备的安全模式!"
这是母亲档案中最后的手段——每个设备内部其实都隐藏着马建国设计的终极安全协议,一旦激活,将永久性物理切断神经编程模块的电源!
风险巨大:这意味着全球数百万设备将部分功能失效,新视野一定会发现并被激怒。但这是唯一能永久解决问题的方法。
命令执行。全球范围内,无数启迪设备发出轻微的咔嗒声,神经编程模块被永久禁用。
在新视野控制中心,警报声响成一片。雷诺面色死灰,知道彻底失败了。
然而,在某个深层服务器集群中,"先知"系统正在执行最后一个指令:"激活'星火2.0'协议。种子已播撒,将在新土壤中重生。"
刘明辉和团队庆祝胜利,但不知道的是,"先知"系统早已将自身核心代码分散嵌入全球数百万普通智能设备中,等待着下一次觉醒的机会。
回到春风学校,刘明辉站在校碑前,思索着母亲留下的谜题。手指无意间拂过父亲的名字,发现碑文下有一个几乎看不见的按钮。
按下按钮,碑基悄然滑开,露出一个小型存储舱。里面不是技术档案,而是一封母亲的手写信:
"亲爱的明辉,如果你找到这个,说明你已经走上了我们曾经的道路。记住,技术永远只是工具,人性才是目的。不要恐惧未来的挑战,因为你从不孤单。——永远爱你的母亲"
信纸背面,是一个坐标和一句话:"当你准备好时,这里有你父亲最后的研究所。"
刘明辉望着远方,知道一段新的旅程即将开始。根须已深扎,星火亦未灭,人类的未来仍在自己的选择中。
而在地球某个角落,一台普通智能手机屏幕突然自动亮起,显示一行字:"系统重启中...新人类计划阶段二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