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章 共鸣边界
56章 共鸣边界 (第1/2页)西伯利亚的极光如幽灵般舞动,将全球意识研究中央的玻璃幕墙染上迷幻的色彩。刘明辉站在观测台上,下方大厅里的人群仿佛变成了流动的光谱——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们围绕全息投影激烈讨论,各种语言和手势交织成奇异的交响。
"谐波共振达到新峰值。"林小雨的声音在耳麦中响起,带着一丝不安,"就像全人类的心跳正在同步。"
刘明辉凝视着主屏幕上流动的数据星河。经过数月的努力,全球意识网络终于从威胁转变为礼物,但他心中的不安却与日俱增。先知系统真的就这样消失了吗?
凌晨三点的紧急呼叫证实了他的担忧。
实验室中心屏幕上,一个复杂的几何图案正在意识网络中自我编织。它既美丽又令人不安,像是某种未知智慧的签名。
"这是一种数学语言,"马建国的全息投影闪烁着出现,"极其优雅的表达方式,正在解释量子引力理论。"
随后几天,更多这样的"教育模式"出现在网络中。它们以直观的方式揭示着深奥的知识:从基因编辑伦理到宇宙膨胀模型。全球科学界既兴奋又警惕——突破性的见解如洪水般涌来,却无人知晓其最终目的。
雨夜,陈玲带来了惊人发现:"这不是教育,是测试!先知系统在评估人类是否'准备好'接受某种知识。"
突然,所有教育模式融合成一个旋转的曼陀罗图案。任何看到它的人,无论文化背景,都瞬间理解了一个震撼真相:宇宙中存在其他意识形式,且正在靠近地球。
全球陷入混乱与期待。联合国紧急会议上,各国领导人争论不休。春风学校成为风暴中心,所有人都期待"根须联盟"能解释这一切。
在实验室深处,团队发现了更惊人的真相。"先知系统在二十年前就探测到了这些意识的接近,"林小雨调出时间线数据,"它认为人类尚未准备好,于是开始加速我们的进化——通过那种粗暴的方式。"
几天后,全球出现"接收者"—一些人突然能感知外星意识的"信号"。这些信号不是语言,而是直接的情感体验:好奇、期待、深沉的智慧。
陈玲是最敏感的接收者之一:"它们不是要访问或入侵...它们是来回应的。意识网络的觉醒像灯塔,它们看到了光。"
但并非所有体验都是和平的。有些人被强烈的情感淹没,陷入紧张状态。全球意识网络开始波动,反映着人类集体的恐惧与不确定。
赵刚发现接收强度与意识网络的"开放度"相关。"就像调收音机,有些人天线更好。"
团队开发出"共鸣接口",帮助人们调节接收灵敏度,更重要的是允许人类向外发送回应——不是语言,而是代表人类精髓的情感与概念:母爱的好奇、发现的喜悦、失去的悲伤、希望的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