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朱棣的反思,朱瞻基的警觉
第十章 朱棣的反思,朱瞻基的警觉 (第2/2页)“此言传出,将士无不奋勇,故每战必捷,战而无不胜者,方有今日之势!”
如此说着,他脸上再度露出了崇敬之色,仿佛看到朱高燨奋战之境。
可朱棣听着,却是目光一阵失神,蠕动着嘴唇想要说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天子守国门,好个天子守国门!他为何要迁都北平?为何要数次北伐?
其根本不就是因为明患在北,他想为子孙后代打下一个稳固的江山么?
可他的志愿无人可懂,满朝文武说他穷兵黔武,太子说他太过折腾。
就连百姓也不理解,私底下不知道多少人骂他朱棣好战必亡,仿佛他是天生战狂一般。
可那些人哪里知道北境的百姓有多苦?他们见过北地打草谷之状么?
上至老弱,下至妇孺,每年不知道要惨死多少百姓,要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他之所以要北伐,不是要创多大的功业,只是想要将草原部族打残!打怕!打到不敢南下一步!
他要让天下人知道,草原人并非不可战胜,他朱棣就能按着草原人打!
可这一切,无人理解,大胖只觉得他老子在浪费民脂民膏,文武百官只觉得他朱棣在鱼肉百姓。
他也以为无人会理解,但没想到离自己距离最远的一个儿子竟能理解的如此透彻。
天子守国门!短短五个字,便将他一心所愿阐明无误,且效仿至今。
他仿佛能从看到自己那小儿子抱着宏大志愿来到这南疆筚路蓝缕之状。
想必这一路上,老四所受的苦,不必他在北边打仗受的苦要少。
终究还是自己太过苛刻,如此想着,他不由叹了口气道:“苦了他了啊!”
如此说罢,朱棣一时心绪复杂,再也难以言喻,索性闭口不言,不再发问。
而朱棣是没话说了,朱瞻基却是心中一紧,暗道这老爷子不太对劲啊!
本来这一次南下琼州,他是存着来度假的心思,因他知道,这次老爷子南下无非是想敲打他二叔朱高煦,探望他四叔朱高燨。
对于四叔朱高燨,朱瞻基实则没太多印象,朱高燨当年南下之时他才六岁。
所以在朱瞻基心里,他四叔就是一个偏远地方的藩王,比不上二叔三叔熟悉。
因而刚入琼州之时,无论老爷子是恼怒还是猜忌,他都不会表达自己的偏向。
可自从入了琼州海关开始,老爷子就有些不太对劲了起来!
不是说好微服私访,看看四叔是不是要造反么?怎么现在变得父子温情了起来?
诚然,这琼州岛上的一切都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可这又能怎样?
即便琼州变得再好,一旦他四叔准备谋反,那就是反贼,是敌人。
琼州发展得越好,第一个该警戒的人,就应该是你老爷子才对。
怎么现在一口一个老四日子不好过,一口一个这些年苦了老四?
他虽然不担心老爷子改立储君,但却能感觉到老爷子现在的情绪有些不太对劲!
眼见朱棣情绪有些低落,他便四下看去,准备找个话题将四叔朱高燨绕过去。
可他往窗外一看,旋即脸色一变,猛地一指远方道:“不好,那处起火了!”
众人听之,都是一惊,急忙朝外看去,远处是一望无际的田野。
可田野中却又一栋建筑冒出一股浓浓黑烟直冲云霄。
“真起火了啊,好大的火势!”朱高煦捂着头看着热闹。
朱棣一见,则是眉关紧锁,对于谦道:“当速速救火,不然点了庄稼怎生是好!”
可是众人如此作态,于谦却是淡然一笑道:
“诸位且慢,那不是起火了,而是我琼州钢铁厂在炼钢哩。”
众人闻之皆是一愣,随之又眯眼看去,都显得有些好奇。
什么钢铁厂,炼个钢,竟然能有这么大阵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