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胜利是检验明君的标准(求收藏,求月票)
第20章 胜利是检验明君的标准(求收藏,求月票) (第1/2页)跪在勋贵队列边缘的晋商王登库,原本也和定国公徐希皋等人一样,对这支“疲敝之师”嗤之以鼻。他心中盘算着如何应对可能的查税。
如今这皇上办事太毛糙,不仅逼着阉党的官员交议罪银,还想对勋贵侵占的军田下刀子!查到晋商头上大概也是早晚的事情吧?
一定得早做准备啊!
然而,当那股浓烈到令人窒息的咸腥腐臭扑面而来时,他下意识地抬头。目光扫过那些被盐粒半掩的可怖头颅。
突然,他的目光死死钉在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徐启年肩扛的长枪上!
那枪尖下串着的第三颗头颅,虽然被盐渍和血污覆盖了大半,但左侧太阳穴附近一道狰狞的刀疤,以及那扭曲却依稀可辨的五官轮廓,如同闪电般击中了他!
王登库浑身剧震!他常年往来宣大、蒙古,与朵颜卫台吉束不的做过多次交易,甚至曾在一次宴饮中近距离见过这位桀骜不驯的蒙古首领。
那道刀疤,是束不的年轻时与人争抢女人留下的标记,他曾亲口炫耀过!
“束......束不的?!”王登库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到极致的惊呼。声音不大,却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他身边的几个勋贵家丁闻声诧异地扭头看他。
王登库猛地低下头,额头死死抵住冰冷的砖面。身体却控制不住地剧烈颤抖起来。冷汗瞬间浸透了他的里衣。
束不的!真的是束不的!那个纵横燕山东麓,掌控着张家口到辽东商路,那个他不久前还奉上厚礼以求庇护的蒙古枭雄......他的头颅,此刻竟像只猪头一样被盐腌着,串在明军的长枪上,在这北京城的安定门内示众!
一股刺骨的寒意,瞬间从王登库的尾椎骨窜上头顶!
他这些年可没少往口外走私铁器和火药!而朵颜卫和喀喇沁蒙古的属地又是通往大金国地盘的必经之路......小皇帝如果真的夷平了大宁,会不会发现什么?
“呕......”再也抑制不住,道旁跪迎的人群中,终于有人彻底崩溃,当场呕吐起来。
更多的人则是脸色惨白如纸,浑身抑制不住地颤抖。强烈的恶心感过后,其中的不少人也终于感觉到了一阵阵的恐惧。
这小皇帝......哪里是什么好大喜功的少年?分明是......分明是杀神降世!
六七千颗!
全是鞑子头!
盐腌的!
臭的!
连束不的的脑袋都挂在这里!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这些狰狞的头颅,十几天前,是真正长在活蹦乱跳、凶残嗜杀的鞑子脖子上!
这意味着那支他们刚刚还鄙夷为“疲敝之卒”的亲军,是踏着尸山血海走回来的!这意味着所谓的“大捷”,是实打实的犁庭扫穴,是灭顶之灾!
这意味着蓟镇大捷......是真的!
一次砍了六七千鞑子的头!连束不的都没跑掉!
这“捷”......何止是大?这是泼天大功!是太祖、成祖之后,大明对北虏从未有过的辉煌大胜!
整个安定门内外,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马蹄声、脚步声、苍蝇的嗡嗡声,以及那浓烈到化不开的咸腥腐臭味,在无声地宣告着这场“凯旋”的残酷与真实。
阁老们忘了进谏的言辞,脸上只剩下极度的震惊和难以置信,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勋贵们脸上的不忿和冷笑早已僵住,化为一片死灰般的恐惧。徐希皋偷眼瞥见王登库那筛糠般抖动的背影,再联想到刚才那声压抑的惊呼,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荡然无存。
他们看着那些长枪上晃动的首级,再想到皇帝要清田的“二百亩换一个甲士”的条件,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头顶心——皇帝手里,真有一支能砍下这么多鞑子脑袋、连束不的都宰了的强军?!
那他们应该出人......还是出田?!
如果都不想出......又该如何对抗?
东林清流们忘记了义愤和失望。孙承宗、李邦华等人老泪纵横(部分是熏的,部分是激动的),身体剧烈地颤抖着,嘴里喃喃着:“天佑大明......天佑......陛下神武......”
举子们更是震撼莫名。史可法激动得双拳紧握,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管绍宁目瞪口呆,庄应会满脸通红,黄宗羲眼中精光爆射,死死盯着那些鞑子首级,又望向车驾的方向,一个念头在他心中疯狂呐喊:或许......这位天子,真能中兴大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