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4章 楼中事
第一卷 第44章 楼中事 (第1/2页)符殇伸出第二根手指,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其二,观剑楼最珍贵之处,便在于可通学六脉之法。自今日起,风雪庙六脉,每一脉都将推举一位授业仙师,轮流在此为诸位讲解本脉精要,答疑解惑。”
“六脉授业的次序不定,但十年之内,必会完成一轮传授。平日诸位若有疑问,亦可随时向当值的授业仙师请教。”
对于山上练气士而言,十年光阴不过弹指。
即便是中五境的修士,一次闭关破境,或许便是数载春秋。
他伸出第三根手指:
“其三,观剑楼非是安乐窝,而是砥砺场。此峰之中,设有‘论道坪’,同门可在此切磋较技,印证所学。胜败战绩,皆会记录在案。修行路上,若无争锋之心,若无砥砺之志,贪图安逸,畏难惧险,不如早早归家生孩子。”
男子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年轻修士的面庞:
“老祖设下观剑楼实为好意,自然也是好事,修行之道,贵在专精,亦重博采。入此楼者,当有兼容并蓄之心,却不可贪多嚼不烂。若自觉心性不定,易受外道所惑,现在退出还来得及。一旦入楼,便需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观剑楼并不限制诸位行动,自行决定去留,若是觉得楼中修行对自己无益,随意便可。”
言毕,符殇袖袍一拂。
刹那间,楼前众人同时感受到眼前光影变幻,空间仿佛被无形之力揉捏。
林照下意识侧目。
随后他便发觉,脚底传来的触觉发生变化。
不是细软的山土,而是一片坚硬的石板。
他抬眸看去,脚下是光洁如镜的青石板,延伸至视野尽头。
抬头望去,穹顶高悬,四周玉柱盘龙,檀香袅袅。
“缩地成寸,物换星移。”
身旁传来秦沛武的低语,带着惊叹。
程师兄也微微颔首。
林照瞧着眼前截然不同的场景,知道众人怕是都进了楼中。
‘能带着三十余位中五境的练气士施展神通,甚至都没有反抗的机会……此人境界好高......’
他抬眸看了眼符殇背影,随后又移目看向楼内。
众人从短暂的错愕中回神,纷纷打量起这观剑楼内部。
符殇立于众人之前,玄色文武袖在山风中纹丝不动。
他并未回头,清朗的声音却清晰地回荡在每个人耳边:
“观剑楼分九层。前六层,分置六脉道法传承,各有书阁静室。”
符殇袖袍轻拂,指向远处若隐若现的盘旋阶梯,“第七、八层,收录各脉祖师商议遴选的、认为有些意思的经文,乃至些许自中土流落的残缺传承。虽非正统,或有奇思。第九层,是老祖亲置的剑脉传承。”
“我平日便在九层常驻,若有疑虑,可来九层寻我。”
“明日辰时,于此处讲授剑理基础。”
话音未落,男子的身影已如墨入水,悄然消散在空气中,未留下一丝涟漪。
场间众人见这位授业仙师倏忽来去,先是面面相觑,随即气氛渐渐活络起来。
楼中皆为风雪庙弟子,虽非尽数相识,却也多有熟稔面孔,即便偶有只闻其名者,三言两语间也能攀谈起来。
不少人的目光,也落在了秦沛武身旁的林照身上,带着几分探究。
“这位是林师弟,入门不久,前几日才在祖师堂谱牒登名。”
秦沛武大大咧咧地介绍身旁的林照。
他显然人缘极佳,除了一旁的程师兄,立时便有数人围拢过来。
“原来如此。”那人点头,是一位面庞黝黑的男子,个头不高,手掌极大,看起来有几分憨厚的感觉。
他名庞真,看起来面相较老,却要叫秦沛武一声师兄。
又一人凑近,是位女子,面带遗憾:“戚师姐竟然不在,我还想见见她,去年还说带我去山下见世面,结果铸把剑的功夫,她人就下山了。”
“戚琦难不成又下山去寻魏师叔祖了?”
“我半年前倒是见了她一面,在大骊边军担任随军修士呢。”
庞真闻言讶然:“陈师弟,你何时去了大骊?”
“我没去大骊。”那人一脸无奈地摊了摊手,“我当时在大隋边军担任随军修士,护送粮草到卢氏王朝,结果大骊发动国战,那位大骊藩王一年灭国,我那支粮草队遭到大骊骑兵偷袭,正巧是戚琦所在的边军。”
“......好惨,结果如何?”
“尚可,卢氏皇室已经在大骊的矿上劳作些时日了,我也停下大隋的游历,回到山上养伤。”
周围人皆是忍俊不禁。
林照却是听到了几个熟悉的字眼。
也回想起他们口中的戚琦究竟是谁。
眼前聚上来的几人都是和秦沛武一样,出身大鲵沟一脉,彼此之间比较熟悉。
对于风雪庙与真武山这两大兵家祖庭而言,弟子散落宝瓶洲各国疆场,狭路相逢实属寻常。
出了宗门就上战场,打了半天发现是一个宗门教的。
宝瓶洲的几个能称为王朝的国家,也有双手之数。
大骊王朝、被大骊王朝灭国的卢氏王朝、朱荧王朝、大隋王朝、南涧国、水符王朝、白霜王朝、云霄王朝等等。
王朝并立,属国林立,兵家修士的身影无处不在。
而东宝瓶洲的兵家祖庭只有真武山和风雪庙。
虽说也有不少散修和国家自己培养的兵家修士,但作为宗字头的兵家祖庭,同门操戈,或是并肩御敌,往往只在一线之间。
几人在楼中客气地谈笑着,也有人三两结伴离开人群,走进楼中静室。
直到有人忽然笑道:“在下于松溪国游历时,曾在山水峰见过一位武夫留下的拳印,今日难得当面,秦师兄可愿指点一番。”
得了身旁程师兄的介绍,林照才知道来人是出身六脉之一的秋月湖,入门后十几年来一直在山下磨砺。
虽久不在山门,可名声极大,曾孤身单剑横扫十一家匪寨,甚至将身上一柄品秩不低的飞剑生生斩碎,以至于后来耗费不少年头蕴养重铸飞剑。
练气士中修行之路千千万,唯兵家修士和剑修最能战也最好战,兼之符殇方才“不如归家生子”之言犹在耳畔,有人邀战,正在情理之中。
其人口中的“武夫”,便是秦沛武。
秦沛武欣然应允。
观剑楼中央设有一高台,便正适用于此时。
两人上台,周围的目光纷纷落在台上,几道刚要去往书阁的身影也往返,驻足台前。
剑光在台上亮起。
这位出身风雪庙秋月湖的青年,样貌俊朗,剑眉星目,却不知为何双鬓竟有几分斑白,并指一点,刹那间,一柄青色飞剑自他袖中掠出。
剑身隐有雷光流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