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 第二百零二章 不气盛还叫年轻人吗【求月票】

第二百零二章 不气盛还叫年轻人吗【求月票】

第二百零二章 不气盛还叫年轻人吗【求月票】 (第1/2页)

同时黄锦更清楚的是。
  
  “雷厉风行、不畏强权”这八个字从皇上口中说出来,究竟是何种程度的赞誉与欣赏!
  
  “雷厉风行”可以与“能干”画等号。
  
  “不畏强权”则可以与“孤臣”画等号。
  
  皇上历来最喜欢的就是能干的孤臣,张璁如是、桂萼如是、鄢懋卿如是。
  
  就连曾经的夏言和严嵩,不论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此前也都多少沾了一点边,因此受到飞速拔擢和重用。
  
  所以……严世蕃这回祖坟也即将冒青烟了么?
  
  哦对,严嵩和严世蕃用的是一个祖坟,一旦冒起青烟来,这父子二人都将受到荫庇。
  
  若果真如此,严家还真得好好感谢一下鄢懋卿这位贵人。
  
  若非鄢懋卿看在亲戚的份上,非但在严家处境艰难的情况下庇护严世蕃,如今还给了严世蕃这样一个表现的机会,否则严世蕃只怕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得皇上侧目与评价。
  
  另外。
  
  黄锦不得不怀疑,严世蕃风貌上的变化也与鄢懋卿有关。
  
  毕竟鄢懋卿就是有这样的魔力,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他人,与他走得越近,影响就越深……
  
  “对了,鄢懋卿募兵练兵的事,如今办到哪一步了?”
  
  朱厚熜的声音将黄锦的思绪拉了回来。
  
  黄锦连忙躬下身子,如实将自己所知道的和盘托出:
  
  “听闻鄢懋卿将此事交给了沈坤与高拱去办,如今两人正在外城张贴告示募兵,如今已经招募了四千余人。”
  
  “嗯?他不说是两千兵马足矣么?”
  
  朱厚熜面露疑色。
  
  “听闻他这回的意思是先募兵六千,随后再于练兵的过程中末位淘汰,直至淘汰到两千人为止。”
  
  黄锦答道。
  
  “不对……不对。”
  
  朱厚熜闻言忽然想到了一个此前忽略的问题,蹙眉说道,
  
  “鄢懋卿只打算练两千精兵,前往兵仗局时却一口气就要了两千五百支鸟铳。”
  
  “就当他这事算上了练兵和使用时的损耗,这些鸟铳也已足够保证两千兵马人手一支。”
  
  “他这是打算组建一支怎样的军队,这样的军队上了战场,果真能用来打仗?”
  
  “确定这个混账东西不是仅凭臆想胡来?”
  
  “这……”
  
  黄锦听了这番话,也是猛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他就算从未领过兵,也对曾经三大营的兵种配比有所了解,神机营终归只是作为火力补充之用,不能单纯作为真正的主力。
  
  不只是三大营,包括御马监提督的四卫营和勇士营,还有九边重镇的卫所军也都是如此。
  
  这虽不是什么朝廷的硬性制度,但也是众多将领在以往的无数场战争中得出来的经验。
  
  不过两人倒也都没怀疑过鄢懋卿利用此事,中饱私囊的可能。
  
  因为这个混账东西和一般的贪官污吏不同。
  
  他貌似不屑干这种小偷小摸的事,他历来都是明着和朱厚熜商议分账,简直胆大包天,不似人臣!
  
  不过黄锦也看得出来,朱厚熜最放心鄢懋卿的恐怕也正是这一点。
  
  生气归生气,发怒归发怒。
  
  但像鄢懋卿这般明着来,其实更容易被他看透与掌握。
  
  总归是要比其他人那般欺上瞒下,为了一己私利故意把事情办坏,还让他搞不明白究竟坏在哪里的好……
  
  “鄢懋卿此前从未领过兵,那个沈坤和高拱与他是同科进士,此前肯定也从未领过兵吧?”
  
  朱厚熜沉吟了片刻,忽然又问。
  
  “回皇爷的话,的确如此。”
  
  黄锦答道,
  
  “不过据奴婢所知,沈坤和高拱祖辈倒都是军籍出身,只是不知究竟懂得多少。”
  
  “那便是都不懂了……”
  
  朱厚熜眉头蹙的更紧,心中权衡了良久,终于说道,
  
  “朕记得前几日奉命前往山东巡视的曾铣呈递奏疏,请求朝廷拨款修筑临清、德州外城,以防范鞑靼南下掠夺内地。”
  
  “此事暂时可以不办,拟一道敕令命其回来复命吧。”
  
  “朕怀疑鄢懋卿这几个毫无领兵经验的年轻,恐怕连运送军需粮草的事都没弄明白。”
  
  “说不定他们压根就没将这个问题考虑进去,就算考虑了怕也不能做到尽善尽美,这回便让曾铣去给他们保障军需粮草吧。”
  
  黄锦闻言一怔,终于没有忍住插了一句嘴:
  
  “皇爷,奴婢以为此事不妥。”
  
  “曾将军是立过战功的人,此前平定辽阳、广宁叛乱更是立下定国之功,胸中自有傲气。”
  
  “皇爷命曾将军去给鄢懋卿等人运送军需粮草,曾将军心中必定难以服气,恐怕将此事视作耻辱,极易节外生枝啊。”
  
  如果鄢懋卿在这里,听到曾铣这个名字亦会如雷贯耳。
  
  因为曾铣可是嘉靖一朝有名的将领之一!
  
  除了此前平定辽阳、广宁叛乱之外。
  
  这回曾铣巡视山东回来之后,历史轨迹不变的话,朱厚熜便将命其提督雁门关、巡抚山西。
  
  而在他的提督之下,鞑靼连续几年都未曾犯边,这其中虽然有鞑靼自己内部的原因,但曾铣也同样功不可没。
  
  再到后来,曾铣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又在鞑靼十多万骑兵南下掠夺之时予以痛击,多次逼迫其向北撤退,因此屡立战功受到朱厚熜褒奖。
  
  直至曾铣为根除鞑患,上疏提出“复套”,在朝堂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彼时正是夏言与严嵩斗争最为激烈的时候。
  
  夏言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将曾铣拉入了自己的阵营,大力支持复套。
  
  而严嵩则伺机而动,他看出朱厚熜受财政所困,心知此事风险极大,却又被架了起来不能直接否决。
  
  却还是故意等到朱厚熜不得不亲自下场否决时,才做出一副后知后觉的姿态,顺应上意大力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
  
  夏言终于彻底垮台,落得一个内阁首辅之身却被斩首的下场。
  
  而曾铣也被诬告掩败不奏、克扣军饷、贿赂当权等罪名,最终则以“结交近臣”这种含糊的罪名含冤而死,妻子流放。
  
  在这件冤案中,鄢懋卿觉得责任最大的人非朱厚熜莫属。
  
  如果说曾铣犯了什么错误……其实不该掺和到了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以至于被夏言利用,做了架住朱厚熜的工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