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霸道?
第17章 霸道? (第2/2页)“等这次进山淘金,咱们安全出来再说吧,说不定到时候你已经不愿意淘金了,现在说这事儿,还早了些,往后的事儿,谁也说不定,不是吗?”
周景明说的是实话,哪怕他是重生回来的,也深知世事无常,不是所有事情都能掌控。
何况,这五年阿勒泰发生的一切,对于上辈子在劳教农场的他来说,属于一个未知的空档期,进山后会遭遇什么,更是难说。
空口白牙的大话,谁都会说。
可一旦遇事,就会非常败人品。
他当然希望自己有能耐组建淘金队伍的时候,武阳还能跟着自己,可越是如此,越不能把话说满。
还是实诚些,留足余地的好!
当然了,这样的实诚,也要看面对的是什么人。
两人一路闲逛,接着去的地方是赛里姆旅馆,稍微跟出垫本的人碰个面,对方五人共同出资,金砂的分配是他们五人每人两克,后面加入的,只一人一克,还要找六人。
略一衡量,这样的分配方式,可比彭援朝狠太多。
在这年头,进山的淘金队伍,分配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出垫本的人,给招入队伍的人按照说好的价钱,定时发工钱。
另外一种就是不发工钱,淘到金砂,攒到一定量的时候分金砂。
按照这五人分金砂的法子,再招五人的话,相当于要攒到十六克金砂才分一次,他们五人就要分走近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由新入队的人瓜分。
而且,五人是一伙的,以前淘金的时候就已经相识,都是老淘金客,在队伍里占有绝对的优势,稍不注意,新入队的散人,什么时候被他们吃了都不知道。
周景明果断选择了放弃,他很清楚,在这样的队伍里,最终吃力不讨好的可能性很大,没必要去掺和。
看着他们彼此间的眼神交流,周景明直言,嫌给得太少。
对方只是嗤笑一声,阴阳怪气地说:“那你赶紧走,赶紧去找能多分你金砂的队伍,可不能耽搁你赚金砂的时间……只是卖点体力而已,也敢在这里狮子大开口……”
周景明淡笑着摇摇头,叫上武阳,退出赛里姆旅馆。
在阿勒坦县城,能出资垫本的,大都住在旅馆里边,周景明在经过别的旅馆的时候,也进去探听一下。
有经验的淘金客,也不是全都到气球射击摊子花钱获取消息,更多的是自己打探。
甚至有些本钱不太足的,为省住宿费,不住旅社,也为了省吃饭的花销,宁愿啃干粮,就在街边,看着走过去的像是去淘金的人,就小声地询问是不是去淘金的,弄得像是在拉皮条。
虽然淘金这种事儿,在阿勒坦很常见,但私人淘金的禁令被取消,不代表就完全放开,毫无管控,总有些要害部门和人员需要规避。
因此,能隐蔽些最好,免得还未进山,就无端生出些绊子。
中午的时候,还是武阳要求请客,两人寻了家馆子,胡辣羊蹄、手抓羊肉,敞开了吃,再来上几个纯正羊肉馅的烤包子,一下子花了武阳八块三毛钱。
这一顿,多少让武阳有些肉疼了。
周景明其实也注意到,武阳所剩的钱已经不多,他不无安慰地说:“如果不出意外,队伍明天就能动身,接下来的花销,就全是彭援朝担着了,不用担心。”
武阳稍稍松了口气。
下午,两人在县城里溜达,又接触几个淘金队伍,要么就是不信周景明找金苗的能耐,怀疑他证件作假,要么就是觉得周景明要价太高,尤其觉得他帮着武阳的要价很没有道理,不接纳。
当然,也不是全都不待见两人,还是有两个队伍同意周景明和武阳入队。
周景明看过队伍里的人,一个是豫州来的淘金客领头,手底下的全是他们同村的淘金新手,缺会找金苗的淘金老客。
而另外一个是两亲兄弟领头,有过一年淘金经验,但招到队伍里的人稍微弱了些,其中甚至有一个年纪超过六十的,还有一个,明显是刚出校门的娇嫩学生娃娃,年纪十五六岁的样子,沾亲带故的,他们对找金苗的把握也不是很大。
相比起来,还是彭援朝的队伍比较靠谱一些。
若是彭援朝反悔,不要他们两人,周景明比较倾向于两亲兄弟领头的队伍。
弱,才有自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