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98章 压仓
第一卷 第498章 压仓 (第1/2页)秋收的第一缕阳光爬上乌孙草原的谷仓顶时,柳氏正站在谷堆前,看着牧民们用“穗语”计数。领头的姑娘扬起手中的谷穗,穗尖对着太阳:“三长两短,是三十石;七上八下,是七十石。”她的指尖划过饱满的穗粒,每粒谷子都泛着珍珠般的光泽,是泉眼水和羊粪肥养出来的好成色。
谷仓的门板上,新刻了行字:“一穗压千斤,胜过十万兵”。刻字的老牧民眯着眼,用粗糙的手掌摩挲着字迹,掌心的老茧蹭过木头,发出细碎的声响。“去年这时候,我还在草原上抢粮,”他突然叹了口气,指节敲了敲门板,“现在倒好,谷仓堆不下,得往焉耆的粮仓调。”
焉耆的粮仓确实堆成了山。苏明轩跟着送粮队过去时,正撞见焉耆王指挥人往粮仓顶上晒谷种。国王穿着粗布短褂,裤脚沾着泥,手里的木锨抡得比农夫还利索。“苏大人来得正好,”他直起腰,用袖子擦了把汗,“这新收的和欢谷,出米率比普通谷子高两成,熬粥能结三层米油,你可得尝尝。”
粮仓的角落里,堆着些没来得及处理的旧兵器,刀鞘上落满了谷糠。焉耆王顺着苏明轩的目光看去,突然笑了:“准备熔了做碾米的石滚子,你别说,这铁打的东西,碾起米来就是快。”他让人搬来袋新米,米袋是用以前的战旗改的,上面的狼头纹被缝上了朵和欢谷,倒也不突兀。
柳氏在龟兹的稻田里算了笔账:今年种的耐干旱变种,亩产比去年的普通和欢谷还多一石,沙漠边缘新开垦的土地,竟也结出了饱满的谷穗。“你看这穗子,”她摘下一穗递给龟兹王子,“沙地里长的,穗粒反而更硬实,能存更久。”王子的手指捏着谷粒,突然往嘴里扔了颗,咯嘣咯嘣嚼起来,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比葡萄还甜!”
龟兹的乐师们把谷穗串成了乐器,挂在琵琶上当装饰,弹奏时穗粒碰撞,发出清脆的“沙沙”声,像风吹过稻田。“这叫‘穗音’,”乐师首领拨动琴弦,《春耕》的调子混着穗声流淌出来,“针娘说,最好的音乐,就该有土地的声音。”
于阗的玉匠们送来件特别的礼物:用羊脂玉雕的谷仓,仓门能打开,里面刻着西域各国的微型地图,每个国家的位置上,都嵌着颗和欢谷形状的红宝石。“这叫‘共仓’,”老玉匠抚摸着玉仓,“不管哪个国家缺粮,都能从这里‘取’,就像泉眼的水,从来不分你我。”
苏明轩把玉仓放在焉耆的主粮仓里,正对着大门,来往送粮的人都能看见。疏勒的商人看到时,非要在玉仓旁摆上自己的账本,上面记着各国的余粮数:“有了这个,谁也不用藏着掖着,缺粮就说,我们商人最懂互通有无。”账本的最后一页,画着只骆驼,驼峰上驮着两袋谷种,一袋写着“中原”,一袋写着“西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