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卫鞅论三道
第三十五章 卫鞅论三道 (第1/2页)见嬴渠梁下定决心,卫鞅也不再绕弯弯,正色道:
“正如左庶长说的那样,高门之内,青铜巨鼎里飘着酒肉香气,钟鸣奢靡。”
“他们府上的粮食都堆成小山高,宁可烂掉却也不可肯给百姓。”
“除此之外,这些世家大族占有的土地一眼望不到头,家里的仆奴女眷比宫里的还多。”
“他们靠着君上谋取利益,可在他们眼里,王法就是一张废纸,垫在脚下都嫌硌。”
“如今,这帮老世族正像蛀虫一样寄生在秦国身上,腐蚀着国家,此风不除,国将不国啊。”
卫鞅一席话直击魏国当今现状。
秦国真的没钱?错!
老世族的家财,够养一支不输魏武卒的精兵。
嬴渠梁端起茶杯,茶到嘴边却没喝,目光凝视着杯中的倒影无奈叹息:
“先生所言甚是,为此寡人夜夜难眠,翻遍各家学说,只为让大秦百姓喘口气。”
“十年或者二十年,等秦国缓过劲来,再一雪前耻。”
“君上就没有其他雄图大业吗?”
闻言,卫鞅眼神中略微带着一些失望,他并没有在嬴渠梁嘴里听到自己想要的。
嬴渠梁长叹一声,苦笑更浓:“寡人自然想成为尧舜禹成汤武王那般,为天下太平,止兵戈,省刑罚,薄赋敛,兴礼乐……”
“只可惜,如今的秦国夹缝中生存都是奢侈。君父少梁之战,先生黑龙峡一战,掏空了秦国的家底。”
“背后又有西戎作乱,寡人即便是有雄图大业却也不得不为现实所低头。”
嬴渠梁说到点上了,但凡自己穿越到始皇帝,甚至秦昭襄王时期那么要比现在好过很多。
打仗?霸业?没钱打个锤子?
赵政心里很赞同嬴渠梁的观点。
“所以,这一切的根本源于世族,将他们的力量连根拔起,国家没有了蛀虫,将彻底内忧外患。”
卫鞅满意的点点头,这才是他想听到的答案。
“拔除……拔除谈何容易?”嬴渠梁摇摇头,他无数次想起拔除老世族的势力。
但老世族的势力根深蒂固,稳如磐石,丝毫动不了一点。
卫鞅淡淡道:“想要拔除他们不难,想要强大秦国也不难。”
“在下这里有‘帝道’,‘王道’,‘霸道’三道可用,不知君上愿意选何道?”
说着,卫鞅看向嬴渠梁。
来了,来了。历史上有名的卫鞅献三道。
赵政听到这里,当即就知道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卫鞅论三道。
不过发生偏差的是,历史上的是卫鞅三见秦王献三道。
如今看样子,怕是要一口气说出来了。
毕竟历史上卫鞅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而如今有自己和景监的担保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证明。
“何为三道?”嬴渠梁不解问道。
卫鞅润了润嗓子,正色道:“所谓帝道,效仿尧舜的禅让制度,主张尚贤让国无为而治,追求以德化民,修德止戈。”
嬴渠梁皱眉否定:“此法或许适合休养生息,但不适合当今的秦国。”
卫鞅又道:“王道,即延续周礼宗法制度,延续施仁行义,使诸侯宾服,靠着仁义之师征不义。”
嬴渠梁又摇头:“不行,王室衰微,周天子名存实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