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鬼物
第9章 鬼物 (第1/2页)济宁城内一架豪华马车正在晃晃悠悠的前行,车厢窗户的帘子被掀开,露出一张巴掌大的俏脸。
“你说,刚才我们的风闻鹤裂开了两只?”这位穿着新式洋裙的大眼睛姑娘问旁边助手。
助手平头正脸,额角有一道三寸长的刀疤给他破了相,显得面相凶恶邪气。
他穿着新式西服,戴着价值不菲的金丝眼镜,一个助手,这一身打扮比好些洋学生富家公子还气派。
助手拿出个竹盒,打开盖子,将两只裂开的千纸鹤拿出来给姑娘看。
姑娘点点头,挑开车厢前门帘,看着前面那辆画有一串铜钱标志的马车,平静道:“看来,我们得快点让福祥商会那老家伙下决心。”
福祥商会是十二大商会之一,财势正排在盛德隆后面,位居第二。
会长路中千年龄不小,约摸六十过半奔七十岁了。
按理说,他这个年龄,早该由儿孙接班,或者说儿孙不争气,就只拿商会的大股东分红,把商会会长的位子让出来。
可他不,他非得一把年纪还留在位子上,整日里东跑西颠。
不过他也是真有能耐,上联系省内的大军阀,下联系济宁府的官僚,中间还跟洋人做些买卖。
到了这种层次的大商人,什么签契约、算账本、批条子那都太具体了。
他要做的只是把这些关系维护好,底下人自然就能把这些关系换成钱。
路老爷子把商会买卖干的红红火火,那商会里的其他股东们自然也不能逼他退位,毕竟指着他挣钱呢。
不过……最近有一段关系,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处。
省督军大人张怀灵的副官发来电报,让他接待一批客人。
这对路老爷来说不是什么大事,常有远方朋友的亲戚或者友人到济宁府来,由他来代为招待,尽一下地主之谊,既给老朋友挣了面子,又能认识新朋友。
往日时节,他最爱干这个。
可这回有点不同,这几位客人来了济宁府,没有奔着济宁城来,先去了一趟曲阜。
电报里说,他们想要去看看孔夫子的家乡。
这封电报中对孔夫子用词极为恭敬,难道是什么老学究?
路老爷不敢怠慢,派底下人直接奔曲阜,看看能不能给迎回来。
一行四个人去,先回来了两个,回来禀报:“老爷,您让我们去迎的人倒是迎着了……不过,他们还要在曲阜逛几天,我们先行回来禀告。老爷,那是两个日本人。”
两个日本人?
这有点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路老爷听闻过一些消息,说咱们省的张督军只认中央的段总长,而段总长又跟日本人走的很近。
日本人此时在关外已经颇有势力了,随着在青岛顶替了德国佬,在山东这边日本人也逐渐经营起来。
济南府建日本领事馆的时候,张督军想送礼物给驻济南的日本领事大臣,那一长串礼物名单里,指名要微山湖的湖宝——九尺鲢鱼。
九尺鲢鱼并非说真有九尺那么长,而是因为微山湖特有的水质,鲢鱼在生长过程中会在鱼背鳞片上长出一层一层的黑色暗纹,这暗纹一圈儿比一圈儿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