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济水
第14章 济水 (第2/2页)蒲松龄最喜欢鬼狐之事,若他有进入济渎祠的经历却没有写进聊斋里……这里面必然有十分充分且神秘的理由。
“至于还有没有其他人见过或者进入过济渎祠,地方志无其他记载。”
崔九阳接着问道:“那……杨五爷是如何知道济渎祠之事的呢?”
杨五爷苦笑道:“这说来是个笑话,当时日本人认为……最后一个进入济渎祠中的人,是我!”
崔九阳却神色一正,问道:“那济渎祠内到底什么样?”
杨五爷连连摆手:“崔先生不要玩笑,同治最后一年我才六岁……”
“日本人不知哪里来的消息,说我杨某人从走街串巷卖货郎起家,最终能走到盛德隆这一步,此等巨富大商必有奇遇!”
他脸上有些气愤:“难道就不能是我杨某人一生兢兢业业,才将产业经营至此吗?
我自十二岁就走街串巷开始卖布头外加针线土胭脂,只因这几样货物轻巧,我能挑的动。”
“十七岁挑担换成了推车,带上了其他百货点心。那些年闹匪患,我屡次过白马山、黑山、启下山卖年货,差点就掉了脑袋!”
“二十三岁才租赁下第一间街边的铺子,挂在丰久布行下面,卖点粗布棉布。那时正是刘将军起兵,兵痞子踹门进来,刀架在脖子上,光军服我就认捐了三千套!”
“三十岁有了第一条货船,拜码头,烧高香,伏低做小,才插进来运河生意。”
“直至今日,几十年来步步为营,谨慎小心,我杨老五何须那奇遇天机呢!?”
崔九阳忍不住都要鼓掌了,这经历起码要拍一部三十二集电视连续剧才能讲完啊!
不过这还没有解答疑问:“那……这回日本人又来你这里想找什么?弄沉你的船,杀了你的人,纯粹想捣乱?”
杨五爷沉吟片刻:“我怀疑……他们想在我这里拿到古济水的河道水文图……”
崔九阳掰了掰手指:“你说唐末济水断流,也就是说有一千来年了吧……一千多年前的河道水文图你有?”
杨五爷非常坦然:“济宁城里只要有这样东西,我就能找到,无非花点银子。”
“日本人来找过我之后,让我对古济水产生一些好奇,便托人在济宁府史志中找到了济渎祠和济水的相关记载。
然后我从古玩行古书行入手,没说要找河道水文图,只说今年盛德隆经风水先生指点,需要与大江大河有关的古籍古画古董。”
“那段时间,去盛德隆献宝的人络绎不绝。”
五爷说到这儿,魏神婆三人有了印象:原来那段时间盛德隆要与水相关的古籍善本是因为这个!
“在故纸堆里,我请的那几位老先生很轻易的就找到了一份唐早期的济水河道水文图,水文图上写着‘都水监奉天命制’。”
“不过关于济渎祠的消息,仍然少之又少,只在一本不知何人所书的乡野志异中有个神话故事:
黄河灵源水神与济水清源水神有间隙,二神相争,导致黄河济水两条大河同时泛滥,水淹七千里!
河南到山东两省,共有逾百万百姓流离失所,天帝发怒,将二神贬入天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