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绣衣使者、内廷司
第四十七章 绣衣使者、内廷司 (第1/2页)刘谌的话如同一柄利剑,刺破了殿内凝重的空气。刘禅望着儿子决绝的眼神,忽然感到一阵眩晕。他扶着龙椅缓缓坐下,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扶手上雕刻的龙纹。
"百姓..."刘禅冷笑道:“百姓有用吗?那些世家大族掌握了钱粮,他们才是支撑大汉的基石,你将那些人杀光了,还有人会为你效力吗?”
刘谌扫了对方一眼,轻笑道:“当年皇祖父被人击败,四处流浪,但最后三分天下,靠的是什么,是仁义!皇祖父兵败新野,而新野百姓宁愿跟着皇祖父渡江,也不愿意臣服曹操。这就是民心。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
刘禅听了心中一阵恼怒,冷哼道:“你真是太天真了。或许你说的有道理,但争霸天下没那么简单的。”
“顺者昌,逆者亡。任何时候都是如此。我倒要看看川中的世家大族有多少硬骨头。”刘谌双目中凶光闪闪。
此事关系到自己的性命,谁敢阻拦,自己就要了对方的性命。哪怕刘禅也是一样。
刘禅似乎察觉到对方身上的煞气,深深的叹了口气。
“说吧!现在兵马都掌握在你手上,想让朕如何配合你!”
“儿臣准备组建内阁,辅佐父皇,专门治理川中之事,郤正、费承、蒋斌、董召、诸葛绪为内阁大学士。”
“改组朝廷制度,以内阁为中心,下设八部,吏、户、礼、兵、刑、工、商、农。”
“设都察院。监察弹劾百官。”
“设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大理寺与刑部和都察院合为三法司,审理重大案件。大理寺卿为九卿之一,太常寺负责祭祀;太仆寺管理马匹;光禄寺负责寿宴;鸿胪寺负责接待外宾。”
“䴢威为禁军统领,黄崇监成都令。”
“儿臣准备组建炎汉军事指挥太学、炎汉崇文太学。前者征召军中将校为学子,教导行军打仗之法,后者征召民间有志之士,教授劝课农桑、大汉法律等方面的才能。两个学校,都由儿臣为山长。”
……
刘禅死死的望着刘谌,双目中露出惊骇之色,更多的是迷茫,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的儿子居然这么厉害。
仿佛第一次真正看清了他。殿外的阳光照射,将刘谌的身影拉得修长而凌厉,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
“你……这些想法,是从何处得来?”刘禅的声音有些干涩,他从未想过刘谌竟有如此缜密的谋划,更未想过自己会被逼到这般境地。
刘谌微微一笑,目光坚定而冷峻:“父皇,此次出征,儿臣亲眼目睹百姓疾苦,世家大族横行无忌,朝堂之上却无人敢言。若再不变革,大汉终将倾覆。儿臣不愿坐视不理。”
刘禅沉默良久,终于长叹一声:“你可知,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会激起多大的反弹?那些世家大族,岂会轻易就范?”
他算是看出来了,刘谌的这次改革,将权力集中在内阁、六部,而最重要的还是内阁。
而内阁中的五人,除掉郤正勉强算是川中人士之外,费承儿子、蒋斌、董召分别是费祎、蒋琬、董允之子,属于荆州派系,在三位死后,受到川中官员排挤,要么辞去官职,在家读书,要么就是当个小官,不受重视。这些人都是属于荆州派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