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隋唐王朝 > 11 后妃争宠

11 后妃争宠

11 后妃争宠 (第1/2页)

却说唐高宗继位以后,因为王皇后没有生出儿子,于是太子之位一直空着,高宗很是郁闷。后宫刘氏生了个儿子,名叫李忠,刘氏地位微贱,她的儿子如果被立为太子,一定跟皇后亲近,于是王皇后的母舅柳奭与褚遂良、长孙无忌、于志宁等人经过商量,请求立李忠为皇太子。高宗同意,行了立储的礼仪,并让王皇后抚养李忠,王皇后很满意。
  
  但是后宫有一位萧良娣长得挺漂亮,高宗非常喜爱,封他为萧淑妃,萧淑妃生了个儿子叫李素节,因为母亲得宠,李素节被封为雍王。王皇后非常妒忌萧淑妃,经常在高宗面前说萧淑妃母子的坏话。萧淑妃也不是个软柿子,于是对王皇后反唇相讥。高宗既不便袒护王皇后,也不便袒护萧淑妃,左右为难。高宗索性不管她们两人,自己另外去找心上人。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李治决定到感业寺进香。
  
  听说皇上要来,武媚娘立即出门迎接。高宗下了銮舆,趋入寺中,高宗见武媚娘还象以前一样迷人,不过是少了一头凤髻。高宗悲喜交集,勉强对着三尊大佛行过了香,遂令侍卫等在外候驾,自己携武氏趋入云房。武氏叩头涕泣道:“陛下位登九五,竟忘了当年的旧约么?”高宗忙用手替她拭泪,且慰谕道:“朕何尝忘卿?只因丧服未满,不便传召,今特地到此,无非为卿起见,卿可即日蓄发,待朕召卿便了。”武氏这才收泪道:“陛下果然不弃,尚有何言?”说毕轻轻地坐在高宗膝上,追叙三年间的苦况。说一句,滴一粒珠泪,惹得高宗也呜咽起来。武则天当着高宗的面写下一首情诗《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
  
  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
  
  开箱验取石榴裙。
  
  高宗不便久留,温存数语后趋出云房,传呼侍卫等人上舆而去。
  
  高宗回宫后竟然得了相思病。他茶不思,饭不想,天天惦记着武媚娘。王皇后看到高宗这个样子,便问高宗是怎么回事。高宗就把实话告诉了她,谁知王皇后不但不阻止,反而请高宗赶快把武媚娘招进宫中。
  
  原来,高宗一直宠着萧淑妃,王皇后总是吃她的醋,所以王皇后就想只要武媚娘进了宫,萧淑妃必然失宠,对方多一个敌人,自己多一个帮手,多好啊!高宗看到王皇后抱赞同的态度,心里非常高兴,于是隔三岔五地派内侍去探望武媚娘,看她头发长了多少。说也奇怪,武媚娘的头发也争气,长得非常快,没多久就长出了一头乌发。武媚娘再添点假发,盘成云髻,居然和在后宫的时候一样迷人。
  
  很快,武媚娘跟情僧冯小宝告别,并跟他订下以后见面的时机,然后跟着内侍进宫拜见高宗。高宗见她还是那么美丽迷人,越看心里越高兴,于是就带她去见王皇后。皇后含笑相迎,武媚娘跪下接连磕头,两人都说着恭维的话,气氛非常融洽。王皇后让武媚娘在正宫左侧居住,并且拨了一些宫女去伺候她。到了傍晚,高宗和皇后给武媚娘接风。高宗坐在上面,武媚娘坐在下面,王皇后坐在高宗旁边,三人说说笑笑。武媚娘装作谦恭的样子给皇后看,一点儿都不敢放肆,等到酒席散后,王皇后回宫,高宗就拥着武媚娘进房去了。
  
  从此王皇后天天赞美武媚娘,说她如何殷勤,如何温恭,高宗喜欢得不得了,当即进封武媚娘为昭仪。武昭仪只巴结皇后,根本不把萧淑妃放在眼里,萧淑妃又是嫉妒又是愤恨,于是向高宗告状。谁知高宗不但不理睬她,反而对她更加冷淡。就这样武昭仪成功地挤倒了萧淑妃,接下来就是一门心思扳倒王皇后。
  
  王皇后对待宫女非常严格,武昭仪就百般笼络宫女,每次得了赏赐就全部分给她们。宫女们都很喜欢她,甘心做她的心腹。于是她们就把王皇后的一举一动都告诉给武昭仪。
  
  永徽五年闰四月,武昭仪身怀六甲,很希望自己能生一个儿子,谁知生了一个女儿。武昭仪非常失望,想着既然生女儿没有用,索性利用她来陷害皇后。
  
  这天武昭仪在宫中闲坐,忽然宫女报说皇后驾到。武昭仪急忙对宫女说了几句话,然后自己躲入侧室。王皇后来到西宫,所有宫女跪地相迎。王皇后问武昭仪到哪儿去了,宫女们都说她到御园采花去了。
  
  王皇后就在西宫里随便坐着,这时听到床上有小孩的哭声,她就起身来到床边,抱起武昭仪的女儿逗弄一番。王皇后自己没有孩子,看到别人的小孩就非常喜欢,那女孩被她逗得哈哈大笑,过了一会儿又睡着了。王皇后把小孩放下,用被子盖好,见武昭仪还没回来,等不及就走了。
  
  武昭仪听说皇后走了,就从侧室出来,见女儿正睡得很熟。她竟狠起心肠扼住女儿的喉咙。可怜这女孩儿连声音都没叫出来,四肢一抖就断气了。武昭仪仍然用被子盖住女儿,然后等待高宗到来。
  
  高宗每天退朝都会来这里跟她谈情说爱,因此不到半刻就来了。武昭仪手上拈着花朵迎接高宗入宫。高宗笑着对她说道:“美人爱花,但花儿跟你相比,都要比下去啊。”武昭仪微笑道:“皇上这么夸奖臣妾,臣妾怎么敢当呢?”
  
  高宗一边笑一边看向床内道:“女儿还在睡觉吗?”武昭仪道:“已经睡了好久了,这时候应该醒了。”说着就让侍女去抱女孩,谁知侍女打开被子一瞧,吓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武昭仪假装催促道:“莫非女儿还在睡觉吗?赶快把她抱来啊!”侍女才说了一个“不”字,武昭仪假装不懂什么意思,自己跑到床前去抱女儿。她还没有碰到女儿,嘴里就大声惊叫起来。高宗连忙来到床边,发现女儿已经死了,忍不住泪流满面。武昭仪哭着问侍女道:“我去御花园采花,不过就一会儿工夫,好好的一个女孩儿,怎么就被闷死了?是不是你们跟我有仇,谋害了我的女儿?”侍女们听到这话吓得全都跪下,都说不敢。武昭仪又说:“如果不是你们,难道这里有鬼么?”侍女们回答道:“皇后刚刚来过这里,抚弄了公主一会儿就走了。”李治勃然大怒道:“一定是皇后杀了我的女儿!”武则天立即嚎啕大哭。
  
  不过武则天掐死女儿没有人看到,史书上为什么敢断定是她做的呢?
  
  王皇后去看武则天的女儿,武则天肯定是在的。既然武则天在,王皇后就不可能作案,那不是明目张胆的杀害吗?借皇后十个胆,她也不敢公开杀死武则天的女儿啊!
  
  武则天看见女儿已死,大声哭闹,问宫女刚才是怎么回事,武则天问的是女儿的死因。而宫女回答说王皇后来过。这意思显然是说王皇后杀了武则天的女儿。要知道这是一个宫女,她可以说是别人照顾不好捂死的,也不敢推在皇后身上啊。这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武则天和她事先串通好,叫她那样说的,而宫女不敢不听。
  
  由此便可断定,武则天的这个女儿,肯定是她自己杀死的。
  
  王皇后无法解释,李治便有了”废王立武“的打算。
  
  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李治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反对高宗废王立武。李治便想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由此打击元老大臣的势力。
  
  不久中书舍人李义府首个支持”废王立武“,得到李治和武则天的重赏,很多中层官员看到支持“废王立武”有利可图,也纷纷请求李治立武则天为后。李治看到不少人支持,废立之意再次萌生。元老功臣李勣的一句话“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彻底打动了李治的心。这年十月十三日,李治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并加囚禁;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七天以后李治下诏,将武则天立为皇后。
  
  这时武则天年近三十,而高宗才二十五岁,在成熟而又充满智慧的武则天面前,高宗就像幼稚恋母的孩童一样。她时而情意缠绵、亦悲亦怨;时而柳眉怒竖、粉面含威,高宗难以招架。仅一年多的时间,武则天就由尼姑晋升为昭仪、宸妃、皇后。这时唐高宗再也接近不到别的女人。宫中的嫔妃宫婢都成了纯粹的女性官吏。
  
  一日武则天归谒家庙,高宗忆及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好处,乘隙往视。行至冷宫门前,只见双扉紧闭毫不通风,旁开一窦借通饮食,不由得恻然神伤几乎泪下。半晌才呼道:“王后良娣,得无恙否?朕看你们来了。”
  
  语方说完,二人凄声说道:“妾等有罪被废,怎么还有尊称?”
  
  高宗又道:“你等虽然被废,但朕还是忆着。”
  
  二人齐声说道:“陛下若念旧情,妾等乞署此处为回心院,方见圣恩。”
  
  高宗道:“朕自有处置,尔等不必过悲。”
  
  不料武氏回来,已有人密行报知。武氏双眉倒竖,即向高宗诘问。高宗反自抵赖不敢实言。武则天心狠手辣,竟下了一道矫诏,令杖二人百下,然后砍断她们的手脚投入酒瓮之中,并且说道:“让这两个贱婢泡到骨醉!”
  
  王皇后跪拜接旨,同时绝望地说:“陛下万年长寿,昭仪(武则天)承受恩宠,而我是死的命啊!”
  
  萧淑妃却破口大骂:阿武妖精,乃至于此!愿后世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方泄我恨!”两人在酒缸里无助挣扎,数天之后才悲惨地死去。
  
  淑妃的临终遗言传到武则天的耳朵里,武氏心惊肉跳,下令宫中禁止养猫。原来她也有怕的时候。
  
  不过,令武后防不胜防的事还是发生了,比如她的姐姐武顺和亲外甥女贺兰氏,就先后和李治勾搭上了,开始书写着她们的爱情故事……
  
  却说小公主死后,高宗为了安慰武媚娘,就派人从长安将武曌的母亲及姐姐接到万年宫。在家人的陪伴下,媚娘心情渐好再次怀孕。因为不断呕吐,身体不适,武媚娘只有呆在自己的寝宫里。
  
  武后不能陪伴皇帝,这就为身在宫中的姐姐武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李治当然不会放过如此天赐良机,他们一拍即合,高宗和韩国夫人就这样在一起了。
  
  不过这种风月之事绝对逃不过武媚娘的法眼,她发现有皇帝在身边时,姐姐的言行很不自在,看高宗的眼睛含情脉脉。武则天立即明白,高宗与姐姐之间早就超越了普通的男女关系。此事竟然就发生在武则天怀孕呕吐卧床期间,这把武后气得暴跳如雷。
  
  武顺的丈夫贺兰安石是个下级官员,但死得早,留下一双儿女。年轻独守空房,在武曌不能侍奉龙床的时候,长相与武媚娘有几分神似的她得到高宗的宠幸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这事对于武曌来说,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她十四岁入宫,独自打拼,先后侍奉两位皇帝,能够得到今日的地位殊为不易,是绝不允许其他女人染指和危害她的地位的。
  
  武则天撞破此事后,震惊和背叛感油然而生。她用仅有的六个字向武顺昭示了她的命运:“你离死不远了。”
  
  不过考虑到自己刚加冕为皇后,势力尚浅,她也只能暂时容忍武顺和李治的背叛。甚至眼睁睁地看着武顺被封为韩国夫人。
  
  她开始酝酿着反击的计划,等待时机一旦成熟,就给这对奸夫**以毁灭性的一击。机会最终在公元665年来临。武则天令人将武顺带出宫外,范阳王李楠亲手将其勒毙。
  
  有时我想,武则天人到中年之后,会不会偶尔想起当年与武顺嬉笑打趣、说心里话的日子?那些青葱岁月中烂漫的情谊,比起冰冷的宝座和空虚的权势,会不会更让她怀念和留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