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金军南下
第一章金军南下 (第1/2页)宣和二年(1120年),东京汴梁。
赵佶端坐于延福宫的画案前,笔锋游走,一只青鸾跃然纸上。
殿外,朱勔正指挥着江南运来的“花石纲”,一块块奇石被工匠雕琢成仙山琼阁的模样,嵌进这座永不满足的皇家园林。
可千里之外的江南,早已民怨沸腾。为了搜罗奇花异石,官府拆屋破桥,强征民夫。运河之上,运石的纲船连绵不绝,而两岸却是饿殍遍野。
苏州一户商家,因被勒取丝竹花木,老人悬梁自尽,其子持刀冲入县衙,血溅公堂。
南北,动荡不安。宋江聚众梁山泊,劫掠州县;方腊起于睦州,啸聚十万之众,攻城略地。朝廷派兵镇压,却因西军久戍边关,内地武备废弛,竟屡战屡败。
最终,童贯调集陕西六路精兵,才勉强平定叛乱,可江南膏腴之地,已化为焦土。
而大宋真正的劫难,却在北疆悄然酝酿。赵佶一意孤行与金人订立“海上之盟”,约定共灭辽国,夺回燕云。
可当宋军北上时,竟被辽国残兵杀得大败。赵佶为掩败绩,竟以每年百万贯的岁币,向金人“赎买”燕京等空城。
河北、山东百姓被横征暴敛,只为填补这场荒唐交易的亏空。
为凑足“赎燕之费”,官吏剥尽了百姓最后一层皮。
老农跪在龟裂的田埂上,看着被征粮队抢走的种粮,浑浊的眼里映着冲天火光——那是活不下去的流民在烧衙署。朝堂上捷报频传,可边关将士都知道燕京那些城里连炊烟都没有,只有野狗啃食着无人掩埋的枯骨。
而赵佶仍在艮岳赏雪,蔡京正为“丰亨豫大”的盛世奏章润色。
此刻,燕山以北的寒风中,金人的铁骑正在磨刀。
探马一次次飞报边境异动,却被枢密院扣下。直到那年冬天,金兵突然撕毁和约南下!整个宋王朝将为之倾覆!
...
宣和七年(1125)十一月中旬,河东路(山西)云中山的风裹着冰碴子,刮在脸上像被钝刀割。
李骁把冻得发僵的手缩进袖管,粗布袄子上的三个补丁根本挡不住寒气,那点可怜的暖意早就被风卷走了。
他瞥了眼身后的李全武,老仆佝偻着背,背上的麻袋压得他直打颤,可那双攥着枣木拐杖的手,却稳得像钉在地上的石头。
“阿郎,过了羊角崖就有山洞。”老仆的声音带着喘息,他跟了李家三十年,从成都府的绸缎庄到这鸟不拉屎的山路,脸上的皱纹里藏着的,是旁人看不懂的风霜。
李骁没应声,喉结滚了滚。
胃里空得发慌,半天前啃的半块窝头早消化干净,现在连唾沫都咽得心疼。
他想起成都府的酒肆,想起怀里搂着的美人递过来的葡萄,那甜汁顺着喉咙滑下去的滋味,和现在嘴里的冰碴子简直是两个世界。
痛、太痛了!
“老爹的话,果然是对的。”他心里发苦。
老父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守着那点家底,平安过一生”,可他偏不信邪,要自己闯出一片天地。
出蜀前在赵子龙墓前求了支上上签,老道说他“龙游浅水,遇风云方能化龙”,还做了个怪梦——千军万马中,银甲将军持枪跃马,身后烟尘滚滚。
他以为这是贩马发达的兆头。
十匹契丹马,是他从朔州找契丹人用仅剩的家产换来的。
都是上好的战马,体型较小但耐力极强,适应严寒和艰苦环境,性子也烈,一路上没少惹麻烦。
只要运到太原府脱手,至少能翻十倍利,到时候又是条响当当的好汉。
说来可笑,在爬西岭雪山失足后,他醒来就躺在汉顺平侯赵子龙墓前,来到了这个陌生的时代,再回想那个怪梦,此中稀奇根本不足为人道。
好在此世家庭也是个蜀州富商家,本以为又能纨绔逍遥快活一世,白天跨马游街,夜晚青楼宴会,搂着小娘子讲圣人抡语故事...
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
说起来,这几年好似大梦一场。
偌大的家业在苏杭应奉局贴个条子后,货物被扣押,称为“御前物”要送到汴梁去,好不容易花钱打通关节赎回来,还没喘口气,方腊又在江南起兵了,兵荒马乱的,生意又是雪上加霜。
等西军南下平定方腊后,本以为世道会好转,哪儿料到西军对残破的江南再扫荡一遍,之后花石纲还是照样运,民不聊生。
这下李家是完全失去了江南的生意,只能退回蜀地,可蜀地生意也是一天天不景气,那钱引滥发无数,官府就用此来打劫富裕商人,加上各地盗匪不断,商路难行,李家的生意是完全倒了。
大梦一场空。
李骁是欲哭无泪,本以为凭借自己的学识能够迅速在此世崛起,结果现实好好给了他两个大耳巴子吃,“啪啪”作响,让他才明白过来,原来自己是真国家教育大计下的漏网之鱼啊,可以说啥都明白一点,又什么都不明白透彻,做啥都是半桶水响叮当,典型的眼高手低,简直是欲哭无泪。
现在,他头发乱得像鸟窝,身上的汗臭混着马粪味,连痛骂一声“贼老天”都怕引来巡检司的人。
“李东家,瞧见那块卧牛石没?”
走在最前的耿固停脚,约莫三十出头,身材精瘦,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活像山里的狐狸,一张嘴能把死的说成活的。
“杨无敌当年在这儿劈过山崖!”
他自称走遍河东路的山山水水,哪条小路能避开巡检司,哪处山泉甘甜,甚至哪个村子的寡妇最漂亮,他都门儿清。
李骁最初雇他只是为了带路,现在倒觉得这钱花得值,至少这漫漫山路没那么无聊了。
他们这一行五人,除了他和老仆李全武,还有耿固和石家两兄弟护卫。
十匹契丹马被分散拴在队伍中间,马蹄上裹了粗布,不容易打滑且走起路来几乎没有声音。
耿固来了精神,手舞足蹈地比划着,“有天夜里辽军偷袭,杨无敌情急之下,一刀劈开山崖,那块石头就是当年崩下来的!”
“吹吧你。”石勇嗤笑一声,“真那么神,还能被辽人擒了?”
“你懂个屁!”耿固急了,“那是被奸臣害的!我爷爷亲眼见杨家后人来祭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