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养病
第59章 养病 (第1/2页)陈嗣这会挤过来,连忙把自己身上干燥的外衫脱下来披在王明远肩上,此刻也只穿着个单薄的里衣,不知道是冻得,还是吓得,声音发颤的说:“明远,你太猛了!刚才吓死我了!”
他瞥了眼地上哭得惊天动地的孩子,又看看王明远滴水的鬓角和苍白的脸,喉头滚动了一下,只憋出一句:“你这凫水姿势……还挺别致”
王明远冻得嘴唇发青,想笑却扯不动嘴角。
和陈嗣相处越久,越觉得这人脑回路清奇,活像前世的那些中二少年。
这时,人群外突然撞进一道青色身影——竟是……柳教谕?
教谕脸色煞白,脚步踉跄地冲了过来。
他一眼就看到了地上浑身湿透、哭得撕心裂肺的小身影,正是他的宝贝孙子!
柳教谕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幸而被旁边的夫子扶住。
那小童看到这熟悉的身影哭的更大声了,堪比自家杀猪时的场景,声音尖利的能刺穿耳膜。
王明远顿时心头大定,看来这小童应该暂时问题不大了。
“暻儿!我的暻儿!”柳教谕扑过去,一把将还在嚎哭的孩子紧紧搂进怀里,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然后颤抖着伸出手在孩子身上上下摸索,检查是否还有其他意外,等确认无事,才缓缓将头转过来,找寻何人救他孙子一命。
他找寻了一圈,最终目光落在了正裹着衣袍、浑身湿透的王明远身上。
柳教谕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复杂,震惊、难以置信、还有浓浓的感激,交织在一起。
“明远?是……是你?”柳教谕的声音带着些许尚未平复的紧张和沙哑。
他连忙平复了下心绪,抱着还在抽噎的孙子站起身,走到王明远面前。
看着眼前这个同样浑身湿透、狼狈不堪,却救了他孙儿性命的少年,眼神里充满了真挚的感激和后怕。
“明远!”柳教谕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大恩不言谢!今日若非你……老夫……老夫……”他喉头哽咽,后面的话竟有些说不下去。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腾的情绪,立刻转头对旁边的杂役吩咐:“快!立刻去请回春堂的刘大夫!要快!还有,赶紧带明远去旁边的课舍,拿干爽衣物换上!再打点热水!快去!”
几个杂役连忙应声,分头行动。
“教谕,学生无碍,只是……”
王明远刚想说自己没事,回去换就行,一阵猛烈的寒意袭来,让他打了个哆嗦,话也说不利索了。
“不行!”柳教谕斩钉截铁地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
“你浑身湿透,寒气入体非同小可!必须立刻换衣保暖,等大夫看过再说!快,扶他过去!”
王明远这会也确实觉得冷得厉害,手脚都有些发麻。
知道柳教谕说的是实情,便不再推辞,在杂役的搀扶下,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往旁边课舍走去,陈嗣也紧紧跟在后面。
杂役很快抱来了干净柔软的棉布中衣和外衫,又端来了滚烫的热水。
王明远在屏风后哆哆嗦嗦地换下湿透冰冷的衣物,用热水擦了擦身子,再换上干爽的衣服,那股透骨的寒意才稍稍被驱散了一些,但手脚依旧冰凉。
没过多久,回春堂的刘大夫就被杂役几乎是架着飞奔而来。
老大夫气喘吁吁,也顾不上歇息,在王明远的推辞下先给那孩子诊治,还好问题不大,只是有点风寒入体,吃上两剂药,好生将养几日便无事了。
老大夫又转向王明远,搭上脉搏,凝神细诊了片刻,眉头微微蹙起。
“这位公子……”老大夫沉吟道,“你体质本就偏弱,此番寒气侵体甚重,虽仗着年轻,暂无大碍,但若不及时驱散,恐落下病根。尤其你这心肺,本就有些先天不足之象,更需谨慎。
老夫也给你开个方子,务必按时服药,这两日切忌再受风寒,需在家静养,不可太过劳累。”
柳教谕在一旁听得认真,连忙对王明远道:
“明远,大夫的话你可听清了?身体要紧!这两日你便在家安心休养,课业之事不必挂心。
待你身体好些,老夫亲自去你住处为你补课,务必把落下的功课补上!”
王明远知道柳教谕是真心为他着想,且这会的确还有些不舒服,便不再推辞,点头应道:
“学生遵命,多谢教谕关怀。”
一切安排好后,陈嗣小心翼翼地扶着还有些虚软的王明远,慢慢走出府学。
一路上,陈嗣的嘴就没停过,一会儿后怕地描述刚才池边的惊险,一会儿又絮叨着让王明远回去一定要喝姜汤捂被子,活像个操碎了心的老妈子。
刚走到梧桐里巷口,远远就看见王大牛像尊门神似的杵在小院门口张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